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以中穆BBS虚拟社区的族群认同实践为例
【6h】

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以中穆BBS虚拟社区的族群认同实践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研究问题、架构与方法

第一节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研究架构与文献探讨

一、研究架构

二、概念界定:基于文献分析的概念梳理

第三节研究场域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场域

二、研究取向与研究方法

三、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第二章虚拟暂麻提的互动网络

第一节虚拟哲麻提互动网络的网络结构

一、虚拟哲麻提的网络边界

二、虚拟哲麻提互动网络的整体结构

三、虚拟哲麻提互动网络的子群互动结构

第二节虚拟哲麻提互动网络的性质与类型

一、虚拟哲麻提互动网络关系的性质

二、虚拟哲麻提互动网络的类型

三、四类虚拟互动网络的网络结构

第三节网上互动与网下互动

第三章网络互动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虚拟哲麻提的族群认同

一、虚拟哲麻提:族群认同建构的新场域

二、虚拟哲麻提族群认同的类型

三、信仰仪式与族群认同

第二节虚拟哲麻提族群边界的建构

一、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信仰边界

二、日常生活情景与穆斯林族群边界

第三节网络互动对族群认同的影响

第四章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乌玛:集体记忆的意义框架

第二节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一、族群起源的集体记忆

二、对族群光荣历史的集体记忆

三、对族群苦难与危机的集体记忆

四、对日常生活情感的集体记忆

第三节集体记忆的叙事结构

一、皈依伊斯兰:以“启明”和“逝风无痕”的叙述为例

二、集体记忆的叙事结构与特点

第五章结语:网络空间的族群化

第一节空间呈现与空间实践

第二节网络空间的族群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互联网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叶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全球化和集体认同两股力量的交汇,不仅呈现了新社会浮现的基本张力,而且构成了塑造未来世界面貌的两种基本力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性、互动性的互联网络,正在被各种集体认同力量所采用,以凝聚他们的集体认同,增强与全球化相抗衡的力量。因此,以网络空间为研究场域,分析虚拟社区的族群认同实践,无论对于把握网络时代族群认同的变化趋势,还是对于理解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向,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尝试基于一种空间性理论视野,以中国穆斯林网站BBS虚拟社区为例,运用民族志方法,从网络互动和集体记忆两个基本层面,对网络空间穆斯林的族群认同实践进行实证研究,以梳理和揭示网络空间穆斯林族群认同建构的实质,以及穆斯林族群认同实践对网络空间社会面貌形塑的影响。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概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问题意识、研究意义和研究架构,梳理和界定了本研究运用的主要概念,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第二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方法,对中穆BBS虚拟社区的结构进行了探讨。与传统地域社区不同,因网络空间崛起而形塑的BBS虚拟社区,是一个网络社区(network community)或者说互动社区。本章通过对中穆BBS虚拟社区及其凝聚子群的网络规模、点度、点出度、点入度、点度中心度、点度中心势、中介中心度、中介中心势,以及网络密度和凝聚度等的测量,发现中穆BBS虚拟社区是一个以弱关系为主,同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强关系的虚拟社区。就具体的互动内容而言,中穆BBS虚拟社区的互动网络,包括讨论关系网、情感互动网、信息交流网和帮助关系网四种基本类型。 第三章详细探讨了中穆BBS虚拟社区族群认同的建构与形态,以及网络互动对族群认同的影响。本章指出,一种基于回族穆斯林民间传统,不同于民族一国家架构下的民族认同的穆斯林认同,正在中穆BBS虚拟社区中凸显出来。与此同时,以伊斯兰信仰为核心的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信仰边界,也开始日益凸显出来,构成了中穆BBS虚拟社区的重要族群边界。本章分别借助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分析了网络互动对中穆BBS虚拟社区穆斯林族群认同的影响。 第四章分析和探讨了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的关系。本章认为,以“乌玛”精神为核心的伊斯兰信仰,构成了中穆BBS虚拟社区族群认同凝聚和集体记忆建构的价值基础和意义框架。正是在这种意义框架下,借助对族群起源的集体记忆、对族群光荣历史的集体记忆、对族群苦难和危机的集体记忆,以及对族群日常生活情感的集体记忆,中穆网友在BBS虚拟社区建构和凝聚了以乌玛信仰为核心的穆斯林族群认同。本章还分析了中穆网友集体记忆的叙事结构,以及这种叙事结构对穆斯林族群认同的影响。 第五章是结语。本章基于空间性理论视野,分析了网络空间与族群认同的双向建构特征。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崛起,为穆斯林族群认同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机会、可能和限制;另一方面,穆斯林在网络空间借助社会互动和集体记忆表达和形塑族群认同的空间实践,导致了网络空间的族群化。 本文在国内学界第一次尝试对虚拟社区的族群认同实践,进行探索性的实证研究。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族群认同研究的空间性理论视野,并基于这一理论视野,从社会互动和集体记忆两个维度入手,对中穆BBS虚拟社区的族群认同实践,以及相应的空间呈现,进行了实证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