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液压油箱中固体颗粒运动轨迹及分布的仿真研究
【6h】

液压油箱中固体颗粒运动轨迹及分布的仿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液压油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液压油箱中固体颗粒物的运动特性

2.1 多相流概述

2.2 液固的理论分析

2.3 液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2.4 仿真结果及计算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压油箱结构对固液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3.1 油箱中隔板位置对内部流场的影响

3.2 油液扩散器

3.3 固体颗粒的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压油箱内固体颗粒的分布

4.1 Particle模型概述

4.2 计算模型与计算条件的设置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附录B 科研实践

展开▼

摘要

颗粒物污染亦是液压油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液压油箱的的主要功能是存储流体和补充液压系统操作过程中所有的体积变化,除此之外液压油箱提供了各种有利于系统和各类元件的其他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确保液压组件在正常操作下油液中空气的分离及固体颗粒污染物的沉淀,颗粒物作为液压油箱中的污染物之一随油液由泵吸入进入液压系统,由于颗粒污染加速液压元件的磨损、导致液压阀的卡滞及系统故障,所以对于设计具有较高颗粒沉降速率的新型液压油箱对液压系统的整体性能及液压组件的寿命至关重要。
  本论文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获得油箱中油液的流动状态和固体颗粒运动轨迹的分布,为新型液压油箱的设计提供研究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油箱中的某些循环区域会形成高湍流强度区域,显著影响颗粒的运动。粒径大的颗粒运动受到湍流的影响较小,粒径小的颗粒运动易受到湍流影响;粒径小的颗粒与流体之间有较好的跟随性;颗粒运动过程中受到湍流的影响随液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强;另外,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结构油箱中颗粒的沉降特点,在油箱中设置隔板和扩散器能延长油液的流动路径、稳定液流进入油箱的状态、增加颗粒的停留时间,提高固体颗粒的去除率。为新型液压油箱的设计提供依据。
  第一章,通过液压油箱的概述阐述了固液两相流仿真技术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概述了关于液压油箱各方面性能提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对本论文的研究做了概括和总结。
  第二章,对油箱中颗粒运动所受力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液压油箱的CFD计算模型,运用CFX软件中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对液压油箱内固-液两相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粒径下颗粒的运动轨迹以及油液的流动对颗粒运动的影响,提出了提高颗粒沉降的方法。
  第三章,结合上章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设想,提出并建立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油箱模型,根据油液的流动状态和颗粒物沉积的特点及运动轨迹,改变油箱的结构,分析结构改进后的流场分布,同时对固体颗粒分布进行模拟,设计出具有较高颗粒沉降速率的新型液压油箱。
  第四章,利用CFX软件中的欧拉-欧拉模型,计算固体颗粒物在液压油箱中的体积分数;分析不同模型中颗粒最终的集聚位置;并对不同油箱模型出口处颗粒的体积分数进行计算,从而对比说明不同结构中颗粒的沉降性能。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CFX数值仿真等手段,研究分析不同粒径颗粒污染物在油箱的运动轨迹,获得颗粒在油箱中运动的物理机制,从而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提高颗粒物沉降的结构,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液压油箱中颗粒污染物的沉降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为新型液压油箱的设计提供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李琼;

  •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
  • 学科 动力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冀宏;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H137.86;O359.2;
  • 关键词

    液压油箱; 固体颗粒; 运动轨迹; 固液两相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