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量子纠缠的可分性判据和量子退相干的研究
【6h】

量子纠缠的可分性判据和量子退相干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量子纠缠的提出

1.1.1 EPR佯谬

1.1.2 薛定谔猫态

1.2 纠缠理论的发展

1.2.1 隐变量理论

1.2.2 BELL不等式

1.3 量子纠缠的应用

1.3.1 量子隐形传态

1.3.2 量子密码

1.3.3 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

1.4 退相干的理论

1.5 本文的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量子纠缠态可分性判据和纠缠度量

2.1 基础知识

2.1.1 密度算符

2.1.2 密度矩阵

2.2 纯态与混合态

2.2.1 纯态

2.2.2 混合态

2.3 分离态与纠缠态

2.3.1 纯态的可分性

2.3.2 混合态的可分性

2.4 可分性判据

2.4.1 PPT判据

2.4.2 CCNR判据

2.4.3α熵不等式

2.4.4 ρ2判据

2.4.5 纯态的Schmidt分解

2.5 纠缠度

2.5.1 部分熵纠缠度

2.5.2 可提纯纠缠度

2.5.3 相对熵纠缠度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量子纠缠态的可分性判据

3.1 不确定关系

3.1.1 不确定性原理

3.1.2 两种不确定关系

3.2 利用不确定关系推得的可分性判据

3.3 连续变量系统的不可分性判据

3.3.1 考虑薛定谔-罗伯逊不确定关系得到的纠缠

3.3.2 一般两模情况

3.3.3 多模情况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T-C模型中原子与场间的纠缠演化与量子退相干

4.1 理论模型

4.2 原子与场间的纠缠演化与量子退相干

4.2.1 纠缠量S随θ的变化

4.2.2 纠缠退相干dS/dt随光场状态的变化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量子纠缠是一种非常奇妙的现象,被认为是量子力学中最典型的非经典现象。从测量角度来看,量子纠缠表现为:对一个子系统的测量结果无法独立于对其它子系统的测量参数。纠缠理论尽力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如何在理论上和实验上检测纠缠;(2)如何去控制纠缠退化;(3)如何去描述,控制和量化纠缠。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就是围绕纠缠检测和纠缠退相干展开的。
   量子纠缠理论的最基本问题是:判断给定量子态是否纠缠。随着量子力学理论和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量子纠缠的可分性判据也被不断的被提出来。近年来,许多基于各种不确定关系的可分性判据。因此,本文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通过薛定谔-罗伯逊不确定关系推得可分性判据。基于段路明提出的类EPR算符,我们利用薛定谔-罗伯逊不确定关系替代海森堡不确定关系,结合柯西-施瓦兹不等式和二项式定理,通过对算符方差求和,得出了相对更强的可分性判据,然后再扩展到更一般的情况,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量子系统的纠缠有诸多应用,但是量子退相干效应会导致纠缠度下降,甚至失去利用价值,所以,对量子退相干问题的定性、定量认识以及如何减小量子退相干现象给量子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的另一方面的工作就是利用T-C模型和线性熵研究原子与场间的纠缠演化和量子退相干的变化规律。我们通过线性熵讨论了两原子与光场之间的纠缠演化特性,利用线性熵求退相干时间尺度的的方法讨论了量子退相干时间,得出原子的初始状态以及光场所处状态分别对原子与场间的纠缠演化特性和退相干时间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