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9-2014年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6h】

2009-2014年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地貌

2.3气候

2.4水文

2.5土壤

2.6社会经济

3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时间变化分析

3.1化肥施用引起的面源污染

3.2畜禽养殖引起的面源污染

3.3农村生活引起的面源污染

3.4水土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

3.5农业面源污染TN、TP总负荷变化分析

4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析

4.1数据基础和负荷来源分析

4.2空间分析

5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

5.1非工程方面

5.2工程方面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业面源污染常伴有间歇性、随机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并与气温、降水量等因素紧密相关,目前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给水质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本文以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2014年14个市与县的统计资料及气象站点逐年、逐月的降水数据,运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经验系数模型等方法,利用EXCEL、ArcGIS等软件对流域内化肥施用、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和水土流失等污染源对面源污染物 TN、TP的负荷贡献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产生 TN、TP负荷的时空分布特征。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2009-2014年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由化肥施用产生的TN、TP负荷贡献整体处于上升趋势,TN负荷最大值出现在2013年,TP负荷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TN、TP最小值均在2009年,其中农安县、榆树市、前郭县与扶余县污染数值较大,对整个研究区化肥施用引起的面源污染具有重大贡献;由畜禽养殖引起的TN、TP负荷变化幅度相似,2009-2011年TN、TP负荷变化均呈“V”型,而后3年TN、TP曲线变化不明显,TN、TP均在2010年出现最小值,在2009年出现最大值。⑵2009-2014年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由农村生活引起的TN、TP负荷贡献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整体来看略有下降趋势,最大值出现在2009年,最小值出现在2013年;由水土流失引起的TN、TP负荷贡献变化趋势6年来均呈现“M”型,TN、TP最大值均出现在2010年,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⑶研究区域农业面源污染中 TN、TP负荷贡献从大到小排序相同,依次为化肥施用、畜禽养殖、水土流失与农村生活;TN、TP负荷贡献最大的地区分别是榆树市与农安县,贡献最小的地区分别为松原市区与永吉县;TN、TP单位面积负荷最大值均出现在德惠市,TN最小值出现在蛟河市,TP最小值出现在桦甸市;松原市虽然TN、TP污染年负荷量排在末尾,但是对于单位面积TN、TP负荷相对较高,处于14个市县的中间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