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L市两所中学为例
【6h】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L市两所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1.初中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

2.初中语文教材诗歌的比重

3.诗歌教学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1.诗歌及诗歌教学的概念界定

2.初中诗歌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特点

3.诗歌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初中诗歌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工具

1.调查目的

2.调查工具

(二)调查结果分析和问题梳理

1.诗歌兴趣缺乏

2.应试动机明显

3.诗歌阅读途径单一

4.诗歌学习很少产生情感共鸣

5.诗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欠佳

(三)归因问题

1.学生方面

2.教师方面

3.课堂实施

三、初中诗歌阅读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1.精彩导入

2.多样朗读

3.多读多交流

(二)强化学生诗歌学习的动机

1.情感激发

2.写作需要

(三)引起学生诗歌学习的情感共鸣

1.创设熟悉的情境

2.品味语句

3.想象意境

(四)丰富诗歌阅读教学的模式选择

1.体验式教学应是诗歌教学的基本模式。

2.诵读涵泳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诗歌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是各种文学作品中艺术概括最集中、思想感情最充沛、想象最丰富、语言艺术最精炼的文学形式。传统的诗歌教育主要是从抒发感情和社会作用两方面出发,为了彻底了解初中生学习诗歌的现状,笔者就初中生诗歌教学与学习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初中生学习诗歌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初中生对诗歌学习态度冷漠,对诗歌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基本不能从审美意义上学习诗歌,师生教学的目的只是停留在应付考试阶段。
  本文在两校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诗歌的特征和教学目的,说明诗歌有其独特文学特点。学习诗歌应从其抒情性、形象性、精炼性、审美性、含蓄性、音乐性等出发挖掘诗歌本质。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当前语文教育的要求以及自己教学的实际经验,着重分析了当前诗歌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了初中生诗歌教学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朗诵、感知、意境表现、采用改写法、模仿法、运用比较法、借助多媒体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诗歌教学策略,必定能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认知结构,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品味。同时使诗歌这一传统文学样式得到发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