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9+3’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以兰州理工中专为例
【6h】

“‘9+3’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以兰州理工中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一、绪 论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2.实际意义

(四)文献综述

1.文献检索情况

2、核心概念的界定

3.研究综述

4.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二、 兰州理工中专“9+3”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现状

(一)居住情况和基础设施现状

(二)制度建设现状

(三)管理服务现状

(四)文化活动现状

三、 “9+3”学生的宿舍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 群体的 “懒散现象”,怕苦怕累。

(二) 无视校纪校规,名目繁多的请客成风。

(三) 与宿管老师和学生会同学冲突频繁。

1.文化不适应的表现

2.制度不完善的表现

四、对策与建议

(一)物质文化建设

(二)精神文化建设

(三)管理文化建设

(四)行为文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9+3”职业教育模式,即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各民族青少年提供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享受该政策的藏区学生全属住宿生,这就使得接受该项目的职业学校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本研究中的宿舍文化建设是指在学校宿舍及宿舍区周围特定的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环境为空间,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宿舍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弘扬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和共享的群体文化建设。
  本研究选取兰州理工中专副校长、教育处主任,涉及“9+3”项目的机电专业、计算机专业、数控专业、汽修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等五个专业的班主任老师和藏区学生,以及一位负责男生宿舍的宿管老师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行动研究法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管理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等四个维度对“9+3”藏区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进行了调查。
  研究发现:1、学校在对“9+3”学生的物质生活方面提供较少,没有达到学生的基本要求。2、学校在对“9+3”学生的精神关爱方面给予不够,组织活动偏少。3、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宿管老师少、制度不健全等问题。4、没有专门的老师负责“9+3”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心理疏导工作。
  据此,本研究最终提出以下相关建议,进一步加强对“9+3”学生的宿舍管理:1、改善住宿条件,建议学校新建一个清真食堂,男女各一个公共浴室。2、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德育课程中渗透法律法制知识,新增民族一家亲内容,安排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和生活老师在生活和心理方面给予及时的引导。3、提高宿管员素质,定期对宿管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加大对宿管员的检查力度。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学校的宿舍管理条例、宿管、维修老师职责及考核细则以及宿舍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相信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中,在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自身努力下,“9+3“学生的宿舍面貌一定会焕然一新,学生们最终学有所成,为藏区的发展添砖加瓦,从而减轻学校在宿舍管理方面的压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