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土高原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演变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6h】

黄土高原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演变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干旱研究的意义

1.2 干旱问题的复杂性

1.3 干旱指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1.4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区气候与植被的变化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资料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与研究方法

3 54年来黄土高原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3.1 黄土高原区SPEI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

3.2 SPEI的年际变化特征

3.3 干旱事件年代际变化趋势

3.4 54年来黄土高原不同综合治理区不同尺度SPEI变化特征

4 黄土高原区植被对干旱的响应研究

4.1 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时间变化特征

4.2 黄土高原区不同时间尺度NDVI与干旱的关系

4.3 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

4.4 2000-2012年生长季NDVI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展望

5.3 特色与创新点

5.4 存在问题与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干旱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已成为危急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问题,也是科学界普遍关心的科学问题。黄土高原区深居欧亚大陆腹地,是同纬度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如果持续干旱,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深入的研究黄土高原区的干旱特征,为制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黄土高原区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巧妙地将温度对蒸散发的影响融合在内,是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干旱的新理想指标。本文采用了1959-2012年黄土高原区54个具有代表性的气象站点的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计算了该区1,3,6,12,24,48个月时间尺度的SPEI,对黄土高原区54年来干旱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利用2000-2012年的NDVI数据,结合气象数据以及不同时间尺度的SPEI,分析了黄土高原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SPEI在黄土高原区均能充分反映增温引起的干旱程度的变化,并可作为监测指数识别干旱是否发生或结束,能较准确地表征干旱状况。
  (2)从黄土高原区54年来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来看,春季、夏季、秋季干旱程度以不同的速率加重,冬季由于温度低,导致蒸散发减少,干旱以减轻为主。
  (3)本文分析了黄土高原区6个不同综合治理分区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特征,不同时间尺度上,干旱事件的次数也有所差异;在3、6个月时间尺度上干旱主要表现为季和年的振荡特征,在长时间尺度上,由于累计效应,干旱的程度加剧持续时间长,但干旱事件的次数有所减少。
  (4)从年变化来看,黄土高原区以及六个综合治理区NDVI以不同的速度逐年增加;从月变化来看,黄土高原区月平均植被指数变化呈现弱单峰型分布。
  (5)为了研究黄土高原区不同时间尺度NDVI与干旱的关系,分别做了SPEI1、SPEI3、SPEI6、SPEI12、SPEI24、SPEI48与全区平均NDVI的曲线图,最后得出,黄土高原区NDVI与干旱指数之间具有很强的时间动态关系。
  (6)从黄土高原区的植被空间变化趋势来看,除局部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植被呈增加的趋势。
  (7)黄土高原区降水与植被正负相关性共存,正相关占主导地位,说明降水是影响该区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温度与植被正负相关共存,但大部分地区温度与植被呈负相关,因为温度上升导致蒸发加剧,土壤干旱化,不利于植被的生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