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的诚信危机与诚信重建研究
【6h】

地方政府的诚信危机与诚信重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诚信是地方政府施政的重要资源

一、诚信的含义和基本内涵

二、诚信是政府的重要政治道德

三、地方政府恪守诚信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诚信危机

一、朝令夕改:政策制定的诚信危机

二、视为具文:政策执行的诚信危机

三、争食唐僧:招商引资的诚信危机

四、巧取豪夺:地方发展的诚信危机

第三章 地方政府诚信危机造成的危害

一、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造成政令不畅和中央政策执行不力

三、引起难以遏制的社会冲突

第四章 地方政府诚信重建的现实途径

一、诚信教育是地方政府诚信建设的基础

二、从民主政治入手促进地方诚信建设

三、建立地方政府及主要官员的诚信体系

四、地方政府诚信建设的其他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诚信作为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我国诚信社会体系中,政府诚信是第一诚信,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它直接影响到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其它组织诚信的发展程度,对整个社会诚信构建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政府不仅是公共权力受委托的权力执行机关,而且还是社会普遍意志和普遍利益的体现者,政府行政人员应该成为全社会诚信的表率。一个政府公信力和信誉度的高低程度,不仅会影响政府运作的行政效率和行政成本,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对地方政府来说,诚信更是政府的生命,政府诚信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公众对政府的接受程度和对政府治理的认可程度。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若能做到诚实守信,就能够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归宿感,公共政策就能顺利地实施,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就会增强;反之,政府失信则会导致公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政府推行的政策也往往难以落实,政府的权威性就会削弱,最终影响到社会稳定。
  现阶段,我国一方面在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级政府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民主政治推进过程中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我国经济得到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地方政府的诚信状况也不令人乐观,一些地方政府及官员失信于民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人民对政府产生了信任危机,正在破坏着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损害着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因此,认识政府诚信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注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分析地方政府诚信缺失的现状和造成的后果,并以此寻求政府诚信建设的现实途径成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这对于避免地方政府诚信危机,维护社会稳定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从地方政府诚信的含义和基本内涵入手,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采取分析、综合和比较等方法,探究地方政府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诚信问题以及政府失信造成的危害,并结合有关理论分析诚信重建的路径。目的使地方政府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对地方政府的诚信建设予以实质性的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