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备武术在甘肃的传播及其发展——实论通备武术发展的第二个历程
【6h】

通备武术在甘肃的传播及其发展——实论通备武术发展的第二个历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2通备武术理论探究

3通备武术在甘肃的传播及其发展(第二个历程)

4通备武术现时代发展的理论背景

5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展开▼

摘要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而构筑空中楼阁,只能将传统作为走向未来的起点。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去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传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发展演变的文化结晶。在研究中必须尊重武术社会历史变迁、演化同步发展的客观规律,将武术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站在高度抽象,多维思考的角度,从动态上,从武术发展的趋势上去把握它的本质与价值所在。 通备武术是一个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内容丰富、宏博、结构严谨、特点独异的武术门类。从潘文学与李云标作为最突出的通备武术体系创建者,倡导“理象会通,体用具备”的通备主旨,创造更加弘廓的武术境界。到黄林彪、于保麟系统继承李云标、肖和成的潘文学通备之教,并依据“融通兼备”的思想,形成通备武术长短相兼、刚柔相济的通备武术劲力规模,成为通备武术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无不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黄之后传至马凤图、马英图等,马凤图、马英图为通备武术的发展与传播付出巨大的努力,使长期来若明若暗的内称通备从理论和技术更加系统化的武术门类。构成了通备武术发展的第二个历程。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通备武术精神、通备武术风格和丰富的技术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主要以通备武术这个中华武术的一个门类在其历史渊源发展的历程作为主体,依据通备武术清晰的渊源脉络,重点对通备武术发展的第二历程进行研究整理。以甘肃为地域的传播、辐射发展壮大进行探讨分析,并对马凤图先生通备武学理论和精神的文化价值与贡献进行研究,围绕通备武术在甘肃地域的传承形式、人文社会背景、传播途径以及现时代发展的文化背景、传播思想、发展观和发展精神等内容进行研究,从而为我们继承优秀武术门类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从技术和理论进一步完善,科学的进行研究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这些认识从而构建展望通备武术的现时代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