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实施中农村教师课程适应现状研究——以甘肃省康乐县为个案
【6h】

新课程实施中农村教师课程适应现状研究——以甘肃省康乐县为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部分总论

第二部分问题的深入——走进农村新课程实施的“现场”

第三部分影响农村教师新课程适应的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当前农村教师对新课程适应问题的解决出路

第五部分结束语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由于受到特定环境和相对落后的教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大部分地区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特别是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再者来说,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有赖于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的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方案的高度理解、深入实践和不断适应。因此,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 本研究认为,新课程所提出的各项目标、实施方略等首先要通过课程实施者的实际参与,在实践过程中再不断调适、不断改进,才能最终实现。因而,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问题不得不成为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笔者以甘肃省康乐县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及观察法对农村教师的新课程适应现状作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就目前来说,影响教师课程适应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课程自身的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由于这些原因的客观存在,教师课程适应状况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课程观陈旧、课程意识淡薄、课程理论知识缺失、课程开发技能差、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力滞后等方面。针对农村教师对新课程适应程度不够的现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本文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最大限度的实现农村教师课程适应要做到:转变教师的课程意识;改革教师教育,加快教师专业化步伐;积极开展教师在职培训,优化新课程的培训内容;实施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心理素质;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