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掖绿洲及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水盐空间异质性研究
【6h】

张掖绿洲及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水盐空间异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区的选择与研究意义

1.3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3.1主要研究内容

1.3.2预期目标

1.4地统计学在土壤空间变异中的研究现状

1.4.1不同土壤性质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1.4.2不同土壤尺度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1.4.3土壤特性空间异质性的不同内容研究

1.4.4土壤水盐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第二章研究方法

2.1研究区背景

2.1.1张掖市概况

2.1.2试验区的选取及自然地理特征

2.2研究方法

2.2.1样品采集与野外调查

2.2.2样品处理与实验室分析

2.2.3数据分析与处理

2.3地统计学方法

2.3.1地统计学的假设

2.3.2半方差函数

2.3.3克立格插值法(kriging)

第三章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盐空间异质性研究

3.1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的统计特征分析

3.1.1土壤水分和盐分含量的统计特征分析

3.1.2土壤水分和盐分含量的统计特征比较与原因探讨

3.1.3土壤水分和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2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的地统计特征分析

3.2.1土壤水分含量的地统计特征分析

3.2.2土壤盐分含量的地统计特征分析

3.2.3土壤水分和盐分含量的地统计特征比较

第四章绿洲区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4.1试验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周围景观类型

4.2绿洲区土壤水分含量的统计特征分析与原因探讨

4.3绿洲区土壤水分含量的地统计特征分析

4.3.1数据分布类型确定及趋势分析

4.3.2各向同性下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变异

4.3.3各向异性下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变异

4.3.4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格局

4.3.5土壤水分含量的等级面积计算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5.2.1需完善之处

5.2.2今后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因此本文以张掖市为研究区域,对绿洲及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水盐含量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地统计学在土壤空间异质性中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区域的选择.第二章讲述了研究区自然地理概括和研究方法.其中研究方法包括采样法、实验法和数据处理方法.重点对数据处理方法——地统计学方法中的半变异函数和克立格插值作了介绍.第三章主要对荒漠绿洲过渡带南北方向上土壤水盐含量在不同地貌部位,不同景观类型,不同土壤层次的统计特征和地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同时对土壤水分和盐分含量在不同地貌部位和不同土壤层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与比较.第四章主要对绿洲区土壤水分含量的统计特征和地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中从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两方面进行了地统计特征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利用克立格插值绘出了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图,同时计算出了不同等级土壤水分含量的面积及比例.第五章归纳了论文主要的结论,同时提出今后需改进和加强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