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针干预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D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6h】

电针干预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D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胰岛素与糖尿病脑病

一、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

二、糖尿病脑病

三、胰岛素抵抗诱导糖尿病脑病的主要机制

四、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脑病的治疗前景

五、小结

一、现代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二、祖国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第三节 胰岛素抵抗与阿尔茨海默病

一、胰岛素信号通路

二、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与AD的关系

三、胆固醇与胰岛素信号通路及AD的关系

四、以胰岛素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药物对AD的防治作用

第四节 动物模型的建立

一、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

二、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一、实验设计

二、动物模型的建立

第二节 实验设计与操作方法

一、材料和方法

二、实验检测方法

三、统计学处理

第三节 实验结果

一、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

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三、针刺对AD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干预作用

四、针刺对AD模型胰岛素抵抗大鼠中枢海马PI3K通路的影响

五、针刺对AD模型胰岛素抵抗大鼠海马Aβ沉淀的影响

六、针刺对AD模型胰岛素抵抗大鼠海马、脑脊液Tau mRNA的影响

第四节 讨论

一、胰岛素抵抗模型

二、D-半乳糖联合氯化铝制作AD动物模型

三、实验大鼠的体重变化

四、Morris水迷宫

五、针刺对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影响

六、针刺对PI3K通路的影响

七、胰岛素/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系统与导致AD的其它机制的关系

八、“3型糖尿病”学说与Aβ学说之间的关系

九、针刺作用胰岛素抵抗角度治疗AD

第三部分 结语

一、文献研究

二、实验研究

三、研究的前景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2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是以PI3K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为基础,设计实验观察针刺对胰岛素抵抗(IR)的干预作用;以自发性胰岛素抵抗模型-OLETF大鼠为动物模型,用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检测方法,检测指标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C肽、脑脊液胰岛素,以观察针刺干预对OLETF大鼠海马中IRS-2、PI3K、Akt、GSK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以及大鼠海马中Aβ的沉淀以及Tau蛋白mRNA改变的情况,由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针刺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原理。
  目的:
  以自发性胰岛素抵抗模型OLETF大鼠为研究对象,在此动物模型基础上建立AD模型,观察针刺(穴选百会、肾俞、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对AD模型大鼠中枢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影响,初步探讨针刺对AD模型大鼠中枢胰岛素信号转导PI3K通路各组成蛋白(IRS-2,PI3K,Akt,IDE,GSK-3α/β,Aβ,Tau)表达的作用,从中枢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角度阐释针灸治疗AD的机理。
  方法:
  选用自发性胰岛素抵抗OLETF大鼠和同品系LETO大鼠,以OLETF大鼠为基础建立AD模型。造模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灌胃AlCl3溶液的方法建立AD模型。D-半乳糖采用60mg·kg-1·d-1,AlCl3采用50mg·kg-1·day-1,按照10ml/kg溶液体积配置溶液。连续造模60天,造模完成后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剔除不合格模型。以LETO大鼠为正常组,将造模成功的OLET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8只。针刺组给予针刺干预,穴选百会、肾俞(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连续治疗三周。治疗结束后,检测所有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血清C-肽(C-P),和海马中的IRS-2、PI3K-p85α、Akt2、IDE、GSK-3α/β,以及海马中的Aβ含量、tau蛋白。
  结果:
  针刺干预的EA-AD-OLETF组大鼠的FPG、FINS、C-P较模型AD-OLETF组显著降低(P<0.01)。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模型AD-OLETF组较正常LETO组穿越原平台象限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减小(P<0.01);针刺EA-AD-OLETF组较模型组则显增大(P<0.05)。
  海马中的IRS-2、PI3K-p85α、Akt2、IDE、GSK-3α/β针刺作用后,其mRNA变化不明显,但是其相关的p-IRS-2、IDE、p-GSK-3β蛋白在干预后有了明显的提升(P<0.01,P<0.05),p-PI3K-p85α、p-Akt2蛋白较干预前有所降低(P<0.05)。
  在针刺干预后,针刺组EA-AD-OLETF组大鼠海马中Aβ沉淀细胞的个数较AD-OLETF组明显减少(P<0.05)。针刺干预后的EA-AD-OLETF大鼠海马Tau mRNA表达比AD-OLETF升高(P<0.05)。
  结论:
  从针刺干预胰岛素抵抗角度治疗AD,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并且改善其认知行为,可以增加对Aβ的降解,改善Aβ在海马的沉积,抑制Tau蛋白表达。
  总结提出“针刺影响胰岛素IRS-PI3K-Akt-GSK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针刺干预胰岛素抵抗影响AD状态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临床运用针刺治疗胰岛素抵抗提供新的科学证据和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