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临证用药特色与中医教育视角研究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特点
【6h】

从临证用药特色与中医教育视角研究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特点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术流派的认识

一、中医学术流派概念

二、中医流派、学派、学说的区分

三、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标准

四、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模式

五、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中医妇科流派

一、中医妇科学术流派与地域文化

二、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特点分析

第三节 岭南罗氏妇科

一、岭南罗氏妇科的形成因素

二、岭南罗氏妇科的传承与发展

三、岭南罗氏妇科的学术思想

第二章 罗氏妇科部分医家辨证治疗不孕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入选病例的一般情况

二、主要病因分布情况

三、临床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第三节 讨论

一、《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 )》数据软件评价

二、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三、罗氏妇科用药特点

第三章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第一节 中医教育管理思想

一、中医教育管理思想概念

二、中医教育管理历史性回顾

三、中医教育管理现状

四、中医教育管理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岭南罗氏妇科教育管理思想观念

一、罗元恺教授中医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二、张玉珍教授中医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三、罗颂平教授中医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四、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在校期间参与编著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医妇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夏、商、周时期开始,中医妇科学已有萌芽,对剖腹产、难产等内容进行相应的记载。《黄帝内经》中更是出现治疗血枯闭经的妇科第一方。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从宋朝开始,众多中医妇科医家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建立了众多妇科流派。经历多年的师承传授和学术创新,有的流派被淘汰,有的流派被保留,被保留的流派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受到后世的推崇,源远流长。不同流派的妇科因各自的学术思想不同而相互争鸣、相互学习,极大的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内容,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继承工作,逐渐加强了对中医流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2012年11月我国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共计64家,其中全国妇科流派占11家,分别为岭南罗氏妇科、天津哈氏妇科、龙江韩氏妇科、上海蔡氏妇科、浙江陈木扇女科、黔贵丁氏妇科、晋中式王氏妇科、上海朱氏妇科、浙江何氏妇科、云南昆明姚氏妇科、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进一步整理和研究中医妇科流派的内容,不仅是为了评价各个流派对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历史地位,更是要通过挖掘学术思想、整理临床经验,古为今用,更好的指导现在的中医妇科临床工作,推进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让中医妇科学在历史经典理论和现代科技化水平的共同作用下走向繁荣和昌盛。
  目的:
  岭南中医妇科学是岭南历代医家与疾病作斗争后总结提炼出来的中医分支学科。通过查找有关岭南罗氏妇科的书籍、文章和数据,收集梳理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中医高等教育管理观念,总结分析罗颂平、赵颖、朱玲三位教授辨证论治不孕症的用药规律,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数据挖掘技术,达到完善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充实中医妇科流派内容的目的。
  方法:
  1.文献研究
  本研究以“罗氏妇科传承脉络”为出发点,通过文献检索功能,查找中医经典典籍、妇科流派专著、岭南妇科专著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建立微数据库,整理岭南罗氏妇科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教育管理思想和传承脉络,通过专家访谈、同门交流以及跟师学习等形式进行进一步了解罗元恺、罗颂平以及张玉珍教授的中医教育管理思想以及临床经验,完整的梳理岭南罗氏妇科从晚清时期罗棣华开始的发展过程和传承脉络。
  2.社会学研究
  本研究通过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医妇科学流派的发展影响,探讨妇科流派研究发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必要性,分析各地域的自然气候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对妇科流派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试阐述岭南罗氏妇科发展轨迹的历史依据和必然性。
  3.临床研究
  本研究以岭南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传承支线为主要临床研究对象,通过改进的互信息法、集成规则、复杂的熵聚类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岭南罗氏妇科核心医家罗颂平、赵颖、朱玲教授的医案进行回顾性研究。首先门诊收集2015年初至2016年底坚持于罗、赵、朱三位教授处就诊的不孕症患者的病例,逐一筛选整理出30份合格医案,提取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资料、四诊信息、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候以及药用处方,录入EXCEL表格进行数据整理,经双人双盲核对后,人工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并进行双人检查工作,随后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中的“方剂分析”和“医案分析”两个模块的内容,对罗、赵、朱三位教授的临床医案进行处理分析,主要挖掘三位教授的辨证思想和用药特色,结合自己于三位教授门诊处的跟诊经验和临床体会、三位教授发表的学术经验,总结分析三位教授在治疗不孕症时的诊疗规律。
  结果: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对岭南罗氏妇科的传承脉络梳理、岭南罗氏妇科代表性医家的中医教育管理思想和岭南罗氏妇科核心医家辨证论治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总结三个部分。
  一、岭南罗氏妇科传承脉络梳理:
  1.岭南罗氏妇科的发源与传承:岭南罗氏妇科源于晚清时期南海一带,其始祖为晚清儒生罗棣华老先生,后传于第七个儿子全国名老中医罗元恺教授,自此岭南罗氏妇科与现代化中医院校教育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特色化的学术思想和中医教育管理理念,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初具规模。后罗氏妇科传于第三代学术传承人罗颂平教授和张玉珍教授,由罗颂平教授为主导,开展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发展壮大岭南罗氏妇科流派,成为全国妇科流派中的领头羊,并与张玉珍教授一同培养出赵颖、朱玲、曾诚、史云、廖慧慧等第四代接班人和若干后备接班人。
  2.岭南罗氏妇科的学术思想:岭南罗氏妇科的学术思想源于中医经典典籍,特别受《黄帝内经》、《伤寒》、《景岳全书》、《妇科良方》、《傅青主女科》等专著的影响,明确建立两条学术思想:注重阴阳学说在妇科临床的应用;并由罗元恺教授首倡“肾—天癸—冲任—子宫轴”学说为女性生殖轴的核心,指导临床调经、助孕、安胎的治疗。
  3.岭南罗氏妇科的用药特点:岭南罗氏妇科受广府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崇尚易水学派和温病学派,结合岭南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当地人群的体质以及疾病谱,形成了以下主要的临证特色和用药特点。临证特色:1.补肾健脾,先天与后天并重;2.顾护真阴,固本培元调冲任;3.化湿清热,祛邪宁血治经带;4.行气活血,散结软坚除癥瘕。用药特色:1.灵活运用,经方时方;2.用药轻灵,顾护阴津;3.用药平和,攻补有度;4.善用南药海药。
  二、岭南罗氏妇科中医教育管理思想整理:
  岭南罗氏妇科期初为家系传承,到中国中医高等院校兴起,罗元恺教授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接受系统化院校教育后,家系传承转变为院校教育与师承相结合。罗老毕业后留校任职,曾担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广东中医院院长、广州中医学院教研室主任等职务。无论是在担任校长、院长还是担任教师、师者期间,罗老坚持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律,坚持中医高等教育至上和专业精神至上的理念,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医人才做出贡献。在任职校长期间,罗元恺教授坚持中医科学性,西学中用,坚持用教授治校的方式办出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高等院校,创立中医高等院校研究生管理制度;在担任副院长和教研室主任期间,建设中医妇科学科,建立“双师”制度,培养合格且具有中医文化底蕴的中医人才。继罗元恺教授的中医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张玉珍教授重经典,强知识。罗颂平教授加强学科团队文化建设和“双师”制度管理规范化工作,将流派建设工作融入学科建设之中,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在人才教育上,继承罗元恺教授教育思想的同时,提出“双主”“现代化”教学的教育观,体现出罗氏妇科与时俱进的教育管理观念。
  三、岭南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及其弟子辨证论治不孕症的临床经验:
  本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不孕症患者病案共90份,罗颂平教授、赵颖教授、朱玲教授各30份病例,共计625张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统计结果如下:
  1.辨证统计分析:三位教授在临床上多以脾虚痰湿、肾虚血瘀、肝郁肾虚、脾肾两虚这四种证型进行辨证。通过统计三位教授临床上治疗不孕症患者的辨证中可以分析出,岭南罗氏妇科认为不孕症以本虚为根,存在虚实夹杂的现象。本虚以肾虚、脾虚为主,标实以痰湿、血瘀、痰瘀多见。
  2.用药频数统计:罗颂平教授用药频次最高前10味药分别为菟丝子、山药、鸡血藤、丹参、桑寄生、续断、白术、香附、女贞子、党参。赵颖教授治疗不孕症前10位药物分别为当归、茯苓、巴戟天、香附、熟地黄、白术、党参、白芍、菟丝子、黄芪。朱玲教授用于治疗不孕症的药物前10位分别为白术、续断、陈皮、菟丝子、桑寄生、丹参、党参、白芍、鸡血藤、地骨皮。可以看出岭南罗氏妇科医家用药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皆爱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平补肝肾,熟地黄滋补肾阴,巴戟天温补肾阳;爱用山药、白术、党参一类健脾益气;爱用丹参、鸡血藤、香附一类理气活血化瘀。总体而言治疗不孕症从“脾、肾、肝”三脏论治,以补肾健脾为主,不忽略疏肝,兼顾活血化瘀、养阴清热。
  3.药效统计分析:罗颂平教授在治疗不孕症时常用活血化瘀药、补气药、补阴药、化湿药和理气药,补阳药与补血药次之;赵颖教授常用补气药、补阳药、活血化瘀药、补血药和利水渗湿药,次之为理气药和清热药;朱玲教授常用理气药、补气药、补阳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次之为补血药和补阴药。综上所述,岭南罗氏妇科医家用药总体以补虚药和理气活血化瘀药为主,兼用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和清热药。而罗教授补虚多从补气补阴入手,赵教授阴阳双补,朱教授以补气补阳为主,兼顾清热凉血之法。
  4.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统计分析:岭南罗氏妇科对不孕症患者的选药较为平和,多用温、平的药物,少用寒凉之品,忌用慎用燥热之物;在五味上以甘、苦、辛为主,佐以少量酸甘化阴,收涩固涩之品,少用咸寒之物。用药轻灵,顾护阴津是罗氏妇科的特点,清热时多选甘寒之品,少用苦寒泄热;温经多选甘温之品,少用大热辛燥;补益多选平补,少用俊补大补。在药物归经使用上以肾、脾二脏为主,次为肝,其次为心、肺、胃,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以补肾、健脾为主导思想。
  5.中医组方分析:罗教授在用药时多以山药、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四种药味变换组合使用,基本可以看出以减味寿胎丸为底方进行加减,体现出助孕安胎需补肾、健脾的临床思路。赵颖教授多用熟地黄、当归、茯苓、巴戟天、香附五味药向组合,另外白术——茯苓和党参——当归的组合出现频率也较高,体现赵教授注重先天与后天、注重行气活血的临床思路。朱玲教授多以逍遥散合左归丸或逍遥散合寿胎丸为底方,灵活运用桑寄生、菟丝子、续断、白术、陈皮五味中药相组合,另有丹参+续断和党参+续断所构成的补肾活血和补肾健脾的药对组合,总体而言药对和药物组合以补肾健脾为主,佐以活血。
  6.新方分析:从罗颂平教授、朱玲和赵颖教授的新方可以看出,三位教授都是活用经方,在补肾健脾安胎的经方上进行加减,达到补肾健脾安胎的目的。罗颂平教授多以多以寿胎丸加减补肾、四君子汤加减健脾、二至丸加减滋阴,朱玲教授多以逍遥散加减疏肝、左归丸加减补肾,赵颖教授多以毓麟珠加减补虚,当归芍药散加减疏肝,归肾丸加减补肾。罗颂平教授新方多以健脾补肾活血为主,可能与罗颂平教授门诊患者多为病程较长、病情稳定的不孕症患者有关。朱玲和赵颖教授的新方分析多侧重于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清热化湿、宁心安神等兼症的治疗,可能与门诊患者多为妇科杂病,病症复杂,兼症较多有关。
  结论:
  本论文对岭南罗氏妇科的传承脉络和岭南罗氏妇科医家的中医教育管理思想进行梳理,并对岭南罗氏妇科三位医家治疗不孕症病案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结果如下:
  一、岭南罗氏妇科传承脉络:岭南罗氏妇科流派是一支具有传承经典、开放包容、发展创新精神的妇科流派。历经四代学术传承人传承并受中医传统文化、广府文化和岭南地理环境特点的影响,岭南罗氏妇科提出阴阳学说为指导中医临床的核心,首倡“肾—天癸—冲任—子宫轴”为女主生殖轴,以指导临床调经、助孕、安胎。
  二、岭南罗氏妇科部分教授临床用药特色研究结果:岭南罗氏妇科在临床上对不孕症治疗注重调和人体阴阳平衡,重视补肾健脾,不忽视疏肝。灵活运用经方时方,多以寿胎丸、四君子、逍遥散、归肾丸、四物汤、左归丸为底方,攻伐有度,扶正祛邪。重视脾肾气血、固本培元、养护真阴,兼顾行气活血、化湿清热,多用南药海药,以性味平和,药质轻灵之品为首选。
  三、岭南罗氏妇科中医教育管理思想研究结果:岭南罗氏妇科的传承人一直坚持扮演“双师”的角色,临床工作塑造他们成为医德高尚的医生,教学工作督促他们成为伟大的教育家。罗氏妇科一直秉持坚持高等教育质量和专业精神至上的教育理念,中西结合,流派与院校、学科结合,教师与医师结合,遵循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努力培养出富有中医文化底蕴和中医特色的优秀中医人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