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家》的认知接受及其所反映之社会思想变迁
【6h】

论《家》的认知接受及其所反映之社会思想变迁

代理获取

摘要

文学作品只有经过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它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作家的创作是为了读者的阅读。文学作品在不断的阅读、接受、阐释后,才会成为经典。本文以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为研究对象,对其从创作至今的接受研究状况进行分析,试图从中寻绎出中国社会思想变迁的一些重要痕迹。关于巴金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小说《家》的研究更是有着喜人的成绩。但小说《家》的接受研究,仍多停留在对研究者和大众接受研究层面上,鲜有提及巴金自己对小说《家》的观点变化,更无涉及改编者们对《家》接受改编的变化研究,可见《家》的接受研究还有很广阔的空间等着我们去挖掘。
  本研究从作家自己、读者、改编者这三处入手,通过对《家》的认知接受研究来详论社会思想变迁的过程,同时也谈及通俗文学在各个时代的接受处境,为各类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等)的共处与融合提一些建议。按时间分期,以巴金小说《家》的接受研究为关注点,共分为三部分:启蒙主义视角下的《家》(1931—1949);阶级论视角下的《家》(1950—1976);多元视角下的《家》(1977—现今)。试图通过对上述三阶段《家》的接受研究分析与阐释,从侧面对中国社会思想在这近80年间变迁的过程,以及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的接受诸方面,做初步的勾勒、绘述,力图较为完整地展现一部小说的认知接受,所能视及的社会思想变迁和文学观念演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