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数据挖掘肝脾相关理论在偏头痛医案应用及华荣肝脾胃同治经验研究
【6h】

基于数据挖掘肝脾相关理论在偏头痛医案应用及华荣肝脾胃同治经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偏头痛的中医病名研究

第二节 偏头痛从肝脾论治的研究

一、心身疾病与肝脾的关系

二、偏头痛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三、偏头痛与肝相关研究

四、偏头痛与脾相关研究

五、肝脾相关理论研究

第二章 肝脾相关理论在现代偏头痛医案中应用的数据挖掘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方案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方案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医案一般情况

二、医案挖掘结果

第三节 现代中医偏头痛医案挖掘结果分析讨论

一、频数分析

二、聚类分析

三、讨论

第三章 华荣老师调畅肝脾胃气机枢纽治疗偏头痛经验总结

第一节 偏头痛病机与肝脾胃同病

第二节 从肝脾胃失调论治偏头痛

一、健脾为重,肝脾胃同调

二、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三、方药宗李老大师香砂温中汤

第三节 病案举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运用文献研究、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搜集近十年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发表使用中药汤剂治疗偏头痛的医案进行统计分析,挖掘出近十年来现代中医治疗偏头痛的共性认识和经验,以验证肝脾相关理论在偏头痛临床上的指导意义,并通过个人领悟法对华荣老师以肝脾胃同调治疗偏头痛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拓宽临床治疗偏头痛的诊治思路。
  方法:
  采用传统理论研究的方法,收集整理肝脾相关理论及偏头痛肝脾相关理论的文献作为理论依据;数据挖掘部分,通过搜集近十年在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发表过的偏头痛中医医案,对符合条件医案里之方药进行整理,运用Microsoft Officeexcel2003建立现代偏头痛医案数据库,使用频数分析的统计方法及聚类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采用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和spss21.0进行分析整理,并进一步对病位或病机与脾(胃)、肝相关的偏头痛医案的症状和药物进行聚类分析,挖掘出在肝脾相关理论指导下的偏头痛证候和用药规律,以验证该理论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经验总结部分,通过本人跟随华荣老师近三年的学习和思考,以个人领悟法对华荣老师运用肝脾胃同调的方法治疗偏头痛的经验进行总结。
  结果:
  纳入目标文献183篇,医案225篇,在偏头痛的病因研究中,七情内伤、劳逸失度出现数和频率较大,累计频率为67%;在偏头痛的病位中,涉及脏腑较多,但以肝、脾、胃的频数和频率较大,累计频率为73%,可见偏头痛发病与肝脾关系密切。本研究收录中药196味,出现次数之和是2809,使用的高频药物(出现频次在20次以上)主要集中在归经为肝和脾(胃)的柴胡、白芍、茯苓、半夏等41味药物,占总频次的71.2%。通过给病位在肝、脾(胃)的87篇偏头痛中医医案中高频症状和高频药物实施聚类研究,得出5个聚类证候,结合本研究目的及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确定为脾虚肝郁证、肝胃热盛证、肝胆湿热证、气血亏虚证、脾虚湿阻,肝失疏泄证;挖掘出5个聚类方剂,经过分析,相类方为王清任之血府逐瘀汤、芎芷石膏汤、羌活胜湿汤、天麻钩藤饮、钩藤饮、牵正散、吴茱萸汤、痛泻要方、小柴胡汤、逍遥散、二陈汤、四君子汤等临床常用方剂。总结华荣老师以肝脾胃同调论治偏头痛之经验。
  结论:
  经研究,本文客观地反映出肝脾相关理论在偏头痛诊治中具有的指导之功,通过数据挖掘得出的偏头痛证型和常用方剂是现代中医的诊治经验,脾弱肝郁气滞、肝胃热盛、湿邪困脾,肝脾失和是肝脾相关理论在偏头痛中表现的主要证型,吴茱萸汤、小柴胡汤、逍遥散、二陈汤、痛泻要方是肝脾(胃)同治法在偏头痛中运用的主要方剂。
  华荣老师辨证偏头痛病机之关键是脾虚脾失健运,肝脾失调,“木郁克土”或“土壅木郁”。脾胃作为脏腑气机上行下达之枢纽,脾虚运化乏力,而脾主为胃气行其津液者也,则胃气壅滞,失于和降,脾胃气虚一则鼓动无力,清阳不升,不荣则痛;二则脾虚生湿,湿性重浊粘滞,胃失和降而浊阴不降上犯清窍发为头痛。故在治疗上从肝脾胃同调论治,强调气血调和为主,从肝脾论治,以健脾运脾为先,肝脾胃同调为治疗之根本,具体用药遵循李老提出的“脾宜健,胃宜和,肝宜和”的原则,配合使用心理疏导、精神安慰等心身并治之法,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