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方法治疗中老年人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骨折疗效评价
【6h】

两种方法治疗中老年人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骨折疗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研究概况

一、中医对骨伤科疾病的相关记载

二、中医对骨伤科疾病的辩证论治

第二节 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概况

一、流行病学

二、肱骨近端解剖

三、肱骨近端受伤机制

四、肱骨近端分型

第三节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三、功能锻炼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临床愈合标准

第二节 病例选择

一、纳入标准

二、排除标准

三、剔除标准

第三节 实验方法

一、实验分组

二、干预方案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实验结果

第五节 分析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对比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在治疗中老年人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在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且差异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为临床治疗中老年患者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骨折提供参考及依据。 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期间获得全部临床数据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将所有病人按简单随机化的原则分配至保守组及手术组,其中保守组30人接受手法复位加夹板外固定术,手术组30人接受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按照“三期辩证”原理接受中药口服,该方为我院经验用方,创伤早期方、创伤中期方及创伤晚期方。所有患者定期随访,并在第1-4周、8周、12周、24周时记录相关数据。观察指标为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骨折愈合程度,肩周炎、关节僵硬、畸形愈合、肩峰撞击等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以上查体结果由研究者本人在高年资医师指导下完成记录。数据收集完成后建立病人信息数据库,并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两组间比较若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平a=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最后根据统计结果,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并推导出相应的结论。 结果: 1.在Neer评分方面,第3周、4周,保守组治疗评分较手术组高,且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第8周、12周时,保守组同样具有较高的评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4周时,两组在评分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有效率方面,在4周及12周时,手术组较保守组低,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24周时,两者无差异; 2.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两组在骨折愈合时期上并未见明显统计差异(P>0.05)。 3.在并发症方面,第1-4周,保守组肩周炎的发病率较手术组高,且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12周以后,两者肩周炎的患病率皆下降,两组相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9-12周时,在畸形愈合发生率方面,保守组相比手术组高,且有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24周,结果显示,对比保守组,手术组肩峰撞击发生率较前者高,且两者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4.在生命质量评价方面,第4周时两组患者得分皆较低,但保守组得分较手术组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第8周时,保守组得分较手术组得分高,且两者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第12周时,两组得分上升,但两组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24周时,两组患者皆获得较高的得分,但两者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中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骨折治疗早期,保守治疗相对手术治疗在早期疗效上具有功能恢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势,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生活水平。手术治疗在并发症方面较保守治疗有优势,减少患者此期的痛苦。但在骨折后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相当。在治疗中,从长远角度考虑,对于仅需满足基本生活要求或全身条件一般的中老年患者来讲,保守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