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微灌注及通络祛痹法干预研究
【6h】

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微灌注及通络祛痹法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前言

1.2 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结构与功能

1.3 骨关节炎软骨病理改变

1.4 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的病理改变

1.5 血管异构与软骨、软骨下骨病理关系

1.6 血管异构与炎症、疼痛关系

1.7 动态增强磁共振与软骨下骨流体灌注

1.8 通络祛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第二章 基础研究-基于动态增强MRI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微灌注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各组纳入或捧除标准

2.2.3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2.4 结果

2.5 讨论

2.5.1 动态增强MRI的理论基础及软骨下骨微灌注

2.5.2 不同人群的膝关节软骨下骨微灌注表现

2.5.3 手术治疗组不同位点软骨下骨微灌注、血管数、Mnakin评分

2.5.4 手术治疗组软骨下骨微灌注、血管数、Mnakin评分相关性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临床研究-通络祛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病例来源及样本含量

3.2.2 纳入标准

3.2.3 病例捧除标准

3.2.4 治疗方案

3.2.5 评价方法

3.3 统计学处理

3.4 结果

3.5 讨论

3.5.1 祖国医学对中药外洗的认识

3.5.2 现代医学对中药外洗的认识

3.5.3 金桂外洗方的组成及方义分析

3.5.4 研究结果分析

3.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动态增强MRI技术检测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炎保守治疗患者、健康人群的膝关节软骨下骨微灌注情况,观察不同关节退变程度中软骨下骨微灌注的特点。通过比较内外侧间室胫骨、股骨软骨下骨微灌注差异、软骨下骨血管病理差异、软骨Mankin评分差异、膝关节KSS评分差异,以及各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膝关节内部不同位点软骨下骨微灌注、病理改变与关节退变的相互关系。采用随机、单盲、模拟剂平行对照设计,以模拟中药外洗剂为对照,比较具有通络祛痹作用的金桂外洗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通过动态增强MRI观察金桂外洗方对膝关节软骨下骨微灌注影响,探讨通络祛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 方法: 基础部分:选取2013年1月~11月诊断符合膝骨关节炎病人,分为手术治疗组20人,保守治疗组15人;选取我院在读研究生自愿参加实验者为健康人组15人。所有试验对象接受3.0T MRI扫描仪检查,获取矢状位动态增强图像。在Leonado工作站使用Mean Curve功能软件建立矢状位动态增强系列,生成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SIT曲线)。在矢状位上分别于内外侧股骨远端、胫骨平台取四个相近规格的软骨下骨矩形兴趣区域(area: pixel:30-35)测量内容包括:兴趣区强化率,最大斜率。 手术治疗组患者进行术前KSS评分,膝关节前侧、内侧、外侧、后侧四部位压痛VAS评分。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取得胫骨平台标本20个,股骨远端截骨20个。参照膝关节动态增强MRI选取的兴趣区域,分别取胫骨内外侧平台中心2*2cm骨块,股骨内外髁远端2*2cm骨块。骨块脱钙后HE染色,关节软骨受损程度采用Mankin评分。软骨血管侵入数目采用200倍镜下10个随机视野平均血管计数法计数。 临床部分:选取2013年1月,~11月膝骨关节炎行保守治疗病人,随机分为金桂外洗方组、模拟剂外洗方组各18例。两组试验对象使用对应方剂外洗。每天1-2次,每周(7天)不少于11次。两组试验对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取得膝关节KSS,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前侧、内侧、外侧、后侧四部位压痛VAS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进行膝关节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成像,在矢状位上分别于内外侧股骨远端、胫骨平台取四个相近规格的软骨下骨矩形兴趣区域(area: pixel:30-35)测量内容包括:兴趣区强化率,最大斜率。 结果: 基础部分: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内侧股骨远端最大斜率;内侧胫骨平台强化率、最大斜率;外侧胫骨平台最大斜率有显著差异;手术治疗组与健康人组相比,内侧股骨远端强化率、最大斜率;内侧胫骨平台强化率、最大斜率;外侧胫骨平台最大斜率有显著差异; 内侧股骨、内侧胫骨兴趣区在强化率、最大斜率、软骨下骨血管侵入上无统计学差异,Mankin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外侧股骨、外侧胫骨兴趣区在强化率、最大斜率、软骨下骨血管侵入上无统计学差异,Mankin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内侧股骨、外侧股骨兴趣区在强化率、最大斜率有统计学差异;软骨下骨血管侵入,Mankin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内侧胫骨、外侧胫骨兴趣区在强化率、最大斜率有统计学差异;软骨下骨血管侵入,Mankin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 内侧股骨远端强化率与内侧股骨HE血管数,内侧股骨远端最大斜率与内侧股骨HE血管数,内侧胫骨平台强化率与内侧胫骨HE血管数正相关。 临床部分: 与治疗前比较,金桂外洗方组患者在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前侧压痛、后侧压痛改善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内侧胫骨、股骨强化率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内侧胫骨、股骨最大斜率,外侧胫骨、股骨软骨下骨强化率,最大斜率无显著差异。模拟剂外洗组在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前侧压痛改善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各位点软骨下骨强化率、最大斜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与模拟外洗组相比,金桂外洗方组在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内侧胫骨、股骨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优于模拟外洗组。内侧胫骨、股骨强化率较模拟外洗组明显下降。 结论: 随着骨关节炎程度的加重,膝关节软骨下骨表现为更高的微灌注状态,表现为强化率、最大斜率显著增大;手术治疗组各位点的数据表明,内侧间室的强化率、最大斜率较外侧显著增大,表明内侧间室受损为主的膝骨关节炎,其内侧软骨下骨呈高灌注状态,并通过相关性比较表明,高灌注状态与软骨下骨血管侵入数目相关。因此我们认为借助动态增强MRI的软骨下骨微灌注研究,可以定量反映软骨下骨血管异构病理变化,同时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价方法客观反映关节退变程度。 金桂外洗方较模拟中药洗剂具有更好的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部分改善关节软骨下骨微灌注的作用。通过治疗前后膝关节动态增强MRI,我们观察到金桂外洗方治疗后关节内侧间室软骨下骨高灌注改善,同时临床上表现为疼痛缓解,功能改善,印证了经络通、气血畅,通则不痛中医观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