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煨葛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
【6h】

煨葛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学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认识

1.3 穴位贴敷疗法

1.4 穴位贴敷疗法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应用进展

1.5 中药煨葛根的研究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试验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观察方法

2.6 观察以及检测的人员

2.7 疗效评定标准

2.8 统计分析方法

2.9 结果与分析

第3章 讨 论

3.1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及其发病机理

3.2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病因病机

3.3 煨葛根穴位贴敷的作用机理及选药依据

3.4 疗效分析

3.5 本研究创新点

3.6 本研究不足之处

3.7 今后的研究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从治疗小儿泄泻的常用药物葛根着手,通过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煨葛根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其安全性初步探讨,以期为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提供更好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提高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减少患儿服药、打针带来的痛苦。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入住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内科,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59例,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煨葛根观察组、糊精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液体疗法、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煨葛根观察组加用煨葛根穴位敷贴神阙穴、双侧天枢穴及双侧脾俞穴;糊精对照组加用与煨葛根等量的糊精制作成的贴敷膏贴神阙穴、双侧天枢穴及双侧脾俞穴,一天一次,疗程为3天。结合量表观察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的天数,治疗前后大便的次数、性状、发热、呕吐、皮肤弹性、肛周皮肤等症状及体征及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并检测两组患儿的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心肌酶谱等相关实验室指标,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试验研究前的一般资料中性别、月龄、入院前病程、证候类型、观察的症状体征分级及证候积分和CK-MB检测结果及其异常率,经统计分析,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束后,煨葛根观察组30例、糊精对照组29例,两组疗效构成分别为: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7%;79.3%,提示煨葛根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优于糊精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的天数经统计分析,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煨葛根观察组大便情况恢复正常的时间较糊精对照组短;两组轮状病毒转阴率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煨葛根观察组在轮状病毒转阴率上优于糊精对照组;通过两组治疗前后CK-MB值及异常率的比较,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煨葛根观察组在辅助治疗心肌受损方面上优于糊精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减少率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煨葛根观察组在证候积分改善上较糊精对照组有优势;经观察,无安全性指标异常及不良反应。
  结论:煨葛根穴位贴敷能提高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缩短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大便情况恢复正常的时间,促进大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促进心肌损害的改善,促进病情恢复,无不良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