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源流及应用的研究
【6h】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源流及应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近百年来国内五行学说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五行的渊源

二、关于哲学五行学说如何进入中医的研究

三、关于五行的本质内涵

四、关于五行学说的哲学性质

五、关于五行科学内涵的研究

六、《内经》及历代中医应用和发展五行学说的研究

七、关于五行学说思维方式的研究

八、关于中医五行学说前途的探讨

第二章 哲学五行学说的形成

一、关于五行的起源的研究——五方说、五材说与五行学说的萌芽

二、《管子》与五行学说的初步形成

三、《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和五行学说的继续发展

四、《淮南子》与哲学五行学说的成熟

五、董仲舒与五行学说的伦理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哲学五行说进入中医及《内经》对五行学说的应用与发展

一、五行学说进入中医

二、《黄帝内经》对五行学说的应用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帝内经》后五行学说的发展和中医对五行学说的应用

一、《黄帝内经》后历代五行学说发展状况

二《黄帝内经》后历代中医对五行学说的运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一、如何从五行学说的发展过程看五行的属性

二、研究先秦、汉初典籍中的气象学、物候学及依时寄政思想的意义

三、五行与五脏的配属是否与西汉末东汉初汉为火德的政治有关

四、《黄帝内经》应用五行学说灵活性的探讨

五、中医五行学说的特点是什么

六、五行学说的核心思想内容是什么?在中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有何不足?

结语

本文创新性体现在: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哲学五行学说的五行配位图式、五行生克关系、中医五行学说的历史与逻辑的形成过程;探索古代典籍中天人相应的意识以及气象学、物候学、依时寄政的思想在五行学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内经》与后世医学应用五行学说的规律及其对五行学说的发展;探讨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特性,五行学说的核心内容及其在中医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正确理解中医五行学说提出一个有益的借鉴。
  方法: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哲学五行学说的萌芽、初步形成、成熟及进入中医的过程时,以及慨述历代五行学说与中医互动发展的过程时主要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内经》及历代中医对五行学说的应用与发展时主要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结果:⑴五行学说的两个主要源头是五方说和五材说,在五方说基础上古人初步形成了时空配位图式,在五材说基础上形成了注重物质功能和特性的原始五行说。《管子》提出“精气说”,实现了阴阳与四时、五行的合流,从而整合了五方说与五材说;《吕氏春秋》五行学说提出了“四季盛德观”,首次用气的相克来论述五行相克,指出世界事物存在同类相应的现象,五行配位图式日益发展;《淮南子》构建了系统的宇宙生成模式,用气的生克来论述五行生克,提出全面的五行生克关系,发展了《吕氏春秋》同类相应的思想;《春秋繁露》首次将人的情志纳入五行配位图式,总结了五行生克的常规机制是“比相生、间相胜”。虽然《春秋繁露》将“天人相应”思想夸大为“天人感应”,但指出事物“同类相动”的中介是气,有部分合理因素。⑵在哲学五行学说的未成熟之前,中医就尝试用天人相应思想和不成熟的五行学说说明医学问题,在《淮南子》、《春秋繁露》编写时代哲学意义上的五行学说完备以后,当时的医家迅速吸收哲学五行学说进入医学体系。《内经》中五脏与五行、五脏与四时配属问题的解决,五行生克关系的医学化表达的完成,中医五行配位图式的形成,表明哲学五行学说已经成功进入中医,医学五行学说正式形成。⑶在五行学说指导下,《黄帝内经》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藏象系统,并借用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分类方法和五行生克规律,具体地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疾病变化以及指导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和康复。《黄帝内经》七篇大论提出了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五行学说的进一步发展,运气学说的核心思想是气象、物候、病候一体观,运气学说对五行生克关系有新的发展,提出了亢害承制、五行乘侮胜复等复杂关系。⑷医学五行学说的发展与哲学五行学说的发展息息相关,宋朝是《黄帝内经》后哲学五行学说的发展的高峰,宋周敦颐提出的宇宙生成模式使学者重新认识并探索五行学说的价值。由于哲学对医学的影响,医学五行学说的发展高峰出现在宋金元时期。⑸后世医家应用五行学说主要体现在天人相应思想、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五行性质及分类的应用等三个方面。他们提出了“五脏本气”说、“相火”、“阴火”、“命门水火”说等医学理论,发现了五行互藏、生克相通等五行关系,制定了五行治则治法,从而丰富发展了五行学说。
  结论:①《管子》五行说标志着哲学五行学说初步形成,《吕氏春秋》的五行学说是哲学五行学说的继续发展,《淮南子》的五行学说标志着哲学五行学说的成熟。②在五行学说的发展中,气象学、物候学、依时寄政思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管子》在气象学、物候学中发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提炼出阴阳与四时的关系,是实现阴阳与五行整合的基础,《吕氏春秋》通过气象学、物候学丰富了五行配位图式,《淮南子》在气象学中发现了五行生克的机制,《管子》、《吕氏春秋》等典籍中的依时寄政思想虽然有天人感应的思想倾向,但其中的合理因素和气象学、物候学一起是五运六气说的重要来源。③《吕氏春秋》首次提出五行与五脏的祭祀配位方法,《淮南子》则提出五行五脏的两种配位方法,祭祀配位法和性质配位法。所谓性质配位法是根据五行、五脏的性质进行配位的方法。《淮南子》提出的性质配位法说明五行与五脏的配位的形成与西汉末东汉初政治无关。④《黄帝内经》在应用五行学说同行事物相通应的规律说明脏腑功能、应用五行生克规律说明疾病的五脏传变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并出现了五行互藏思想的萌芽,在运气学说中阐明了五行制化、乘侮等非线性的五行关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了亢害承制理论,并提出五行互藏、生克相通等思想。《黄帝内经》及后世医家对五行学说的应用克服了五行理论的机械性。⑤五行学说的本质属性有物质性、功能性、关系性、时空性。五行是对五种相互关联的事物的意象的摹拟,是对五类事物功能、状态、性质、彼此之间关系的综合反映。⑥五行学说核心思想是天人相应的意识、五行性质与归类和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后世医家应用五行学说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在中医发展过程中五行学说为中医提供了衡动的整体观的方法论和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