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邓氏冠心止痛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6h】

邓氏冠心止痛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及治疗: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

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三、发病机理

四、防治

第三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

一、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外治法治法概要

二、冠心病心绞痛外治法机制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试验方案

一、 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分组及临床试验方法

四、统计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一、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因子的关系

二、瘀血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相关性研究

三、痰浊与冠心病的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四、痰瘀相关与冠心病

五、邓氏冠心止痛膏对心绞痛的治疗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有效主动地防治冠心病无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口服及静脉药物治疗冠心病已有很长的历史,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治疗在迅速改善血供、缓解心绞痛发作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介入治疗后虽然有氯吡格雷等强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治疗,仍存在介入后再狭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等不足。有文献报道,国外半年金属裸支架再狭窄率报道为20%~40%。药物支架可降低冠脉再狭窄率的发生,随着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的开展,人们逐渐发现其远期亦有较高的再狭窄率,而且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CABG较好地改善了严重冠脉病变患者的预后,多年临床实践无可争议的表明及时有效的手术可重建冠脉血运,减少病死率、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预后及生存质量。但手术的弊端也日渐引起普遍的关注。
  因此,寻求一种即时疗效快、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国外率先采用硝酸甘油透皮给药的方式治疗冠心病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国内中药外敷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透皮给药治疗冠心病的中医外治法多以经络理论为基础,中药外敷可经皮肤、孔窍、穴位吸收直达病所。我科从2000年开始,在邓铁涛教授指导下,运用邓氏冠心止痛膏治疗冠心病5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组有效率88.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因此,在初步临床有效的基础上,结合现代TDDS研究要求,对邓氏冠心止痛膏特性、影响因素和吸收机理等进行了研究,以揭示其客观、科学的内涵,不但可以拓展中医治法的发展空间;同时按照新药临床前相关要求进行临床试验,必定可受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的:
  本课题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观察邓氏冠心止痛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清蛋白标志物超敏CR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的影响,阐明邓氏冠心止痛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舒张冠脉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为中医药防治心绞痛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病人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抗心绞痛及对症治疗,抗心绞痛药物包括β阻滞剂、硝酸酯和钙拮抗剂,若合并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疾病者,视病情联合应用降压、降糖等治疗。治疗组在给予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邓氏冠心止痛膏分别贴于膻中穴和阿是穴,每日2贴剂。两组均分别观察其疾病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症状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超敏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指标变化。并作血、尿、大便常规、肝(ALT)、肾(BUN、Cr)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检测。
  结果与讨论:
  两组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血瘀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降低ET、提高NO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在降低hs-CRP方面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对血、尿、大便常规,肝(ALT)、肾(BUN、Cr)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影响。
  邓氏冠心止痛膏可有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因子、舒张冠脉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