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州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移动干坞预制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6h】

广州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移动干坞预制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工程背景和论文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国内外沉管隧道管节预制技术研究现状

1.4本文研究内容

1.5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沉管隧道移动干坞预制施工技术研究

2.1移动干坞的总体介绍

2.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3移动干坞预制大型钢筋砼构件实例

2.4半潜驳预制大型沉管的技术要求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移动干坞技术应用

3.1工程概况

3.2沉管隧道施工内容及顺序

3.3工程地质概况

3.4水文概况

3.5仑头~生物岛隧道干坞设计方案比选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干坞预制沉管管节测量系统研究

4.1半潜驳上测量系统的建立

4.2半潜驳上水准测量与定线测量

4.3钢端壳端封板的定位测量

4.4沉放控制点测量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移动干坞预制沉管管节钢筋砼工艺控制

5.1管节预制概述

5.2沉管管节预制总体方案

5.3沉管管节模板工程

5.4沉管管节钢筋工程

5.5沉管管节混凝土工程

5.6钢端壳制作安装

5.7 GINA止水带安装

5.8钢筋砼端封门及附属结构

5.9压载水舱施工

5.10管节外防水层

5.11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移动干坞预制沉管管节的拖航及沉放

6.1沉管管节运输、下潜浮离半潜驳综述

6.2管槽开挖及航道疏浚

6.3半潜驳拖运、下潜及浮出沉管管段

6.4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广州市仑头~生物岛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施工,沉管段277米,分成55+67+78+77m共4个管节,在对该工程固定干坞位置场地选择征地困难及工期、造价综合分析比较后,首次采用在半潜驳上预制沉管管段并拖运、下潜浮离、寄放定位,首创了移动干坞式的新的沉管制作工艺,为沉管这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工程形式注入新的内涵。 本文针对广州市仑头~生物岛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移动干坞预制和拖放沉管管段的主要技术难点、制作工艺和施工组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沉管预制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建立驳船受力变形分析模型和船体加固改造措施,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沉管钢筋砼结构的防水抗渗和干舷高度要求,钢端壳安装的平整度和各钢端壳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准确性工艺要求;(2)半潜驳拖运、下潜及浮出管节的技术难点分析及工艺要求,通过对航道、临时停放点、特别是半潜驳上预制好的沉管下潜浮离的技术控制进行详细组织规划和系统研究,研究了沉管与船舶运输过程中的综合协调技术;(3)通过综合分析上述相关关键技术环节,确定了移动干坞预制和拖放沉管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加以实施和完善。 移动干坞是一种新型的沉管预制和拖运施工技术,通过半潜驳作为小型船舶的拖运、制造场地,将沉管管段在半潜驳上制作、拖运、下潜浮离、寄放定位,从而完成沉管隧道的全部施工过程,因此这种施工方法是工程效益优化比选的结果,综合体现了土木建筑工程与船舶工程学科交叉渗透和多样化的技术特点。通过实际施工的工程实践,检验了上述有关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