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网10kV架空线路馈线自动化系统规划设计
【6h】

农网10kV架空线路馈线自动化系统规划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馈线自动化的意义

1.2馈线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馈线自动化的内容

1.4馈线自动化的设计技术

1.5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系统构架和设备设计

2.1电网规模和概况

2.2运行及故障情况

2.3设计目标

2.4总体结构

2.4.1常用结构

2.4.2总体结构选择

2.5中山农网10KV架空线路的结构样式

2.6分段开关的布点

2.7设备清单

2.8设备的系统功能

2.9线路负荷开关技术要求

2.9.1主干线开关技术要求

2.9.2分支线开关技术要求

2.10监控站技术要求

2.10.1监控站功能

2.10.2配置要求

2.11主干线FTU技术要求

2.11.1主干线电压型真空开关配套FTU的技术要求

2.11.2主干线电流型线路开关配套FTU的技术要求

2.12.分支线FTU技术要求

2.12.1分支线电压型真空开关配套FTU的技术要求

2.12.2分支线电流型线路开关配套FTU的技术要求

2.13三相/零序PT的技术要求

2.14干式电源变压器的技术要求

2.15安装方式

2.16本章小结

第三章故障隔离方式

3.1短路故障的故障特点

3.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故障特点

3.3主干线故障处理方式

3.4分支线故障处理方式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通信方式

4.1馈线自动化系统中的通讯需求

4.2基于GPRS的馈线自动化设计原理

4.2.1 GPRS通信技术原理及特点

4.2.2 GPRS网络的安全性

4.3农网馈线自动化系统通信结构

4.4农网馈线自动化系统通信规约

4.4.1概况

4.4.2规约特点

4.4.3规约结构

4.4.4应用功能分类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系统规划的优化方法

5.1系统优化规划原理

5.2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优化规划

5.2.1确定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总数范围

5.2.2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整定

5.3可靠性指标R的评估

5.4选择最优方案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中山供电局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践

6.1工程概况

6.2总体结构及系统配置

6.3通信系统组建方案

6.4后台界面

6.5系统可靠性实例分析

6.6系统评价

6.7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网是相对于城网而言,其设计建设标准较低,10kV馈线的电缆化程度较低,架空线路仍占较大比例。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接在农网10kV线路上的重要用户越来越多,停电造成的社会危害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在农网10kV架空线路上探索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提高对线路故障的查找和隔离能力,减少停电影响,提高供电可靠性。因此,作者从农网的实际出发,在中山供电局08年10kV架空线路馈线自动化改造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对在农网10kV架空线路上实现馈线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本文根据农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内容、现状和发展,提出了馈线自动化的构架、故障处理方式、通讯方面的技术要求,并就此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分析了农网的现状和故障情况,提出了农网馈线自动化设计的目标;在系统结构上,比较目前使用的三种馈线自动化系统结构,确认了适用于农网的电压时间型就地控制加上传数据量的两层式馈线自动化结构;按系统技术要求确定相关的FTU、分段开关和PT等设备的功能、配置要术和安装方式,使其组成一个馈线自动化系统;重点分析了农网10kV线路上各类故障的特点,对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的隔离方式进行了设计,特别提出了对较难处理的单相接地故障隔离的有效办法,使系统能达到使用要求;在通讯方式上,提出了适于农网实际的GPRS方式,在101通讯协议基础上对系统的通讯功能进行了设计;根据农网使用较多的手拉手环网方式,提出了分段开关和环网开关数量及位置的系统优化方法,并对其进行可靠性评估分析。 介绍了中山供电局08年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其中的通信系统的组建方案、后台界面;并根据其中的一个实例进行了可靠性比较分析,得出了安装馈线自动化系统可大大减少故障停电户时数的结论。 本文完成了适合于农网10kV架空线路使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确认适合于农网的两层式馈线自动化结构,设计了电压时间型的FTU设备进行短路、单相接地故障隔离的方式,提出了可靠的GPRS通讯方式,在开关数量和位置方面提出优化方法。最后,还对该系统在故障处理方式和系统拓展方面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可在二次重合闸和”三遥”方面进行进一步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