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邯郸市不同养猪模式的调研与分析
【6h】

邯郸市不同养猪模式的调研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生猪循环养殖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不同养猪模式下养殖场的调研与分析

2.1 不同养猪模式下生猪养殖现状调研

2.2 不同养猪模式下猪的保育期成活率分析

2.3 不同养猪模式下猪的育成期成活率分析

2.4 不同养猪模式下猪的育成平均料肉比分析

2.5 不同养猪模式经济效益比较

2.5.1 肉产品销售情况

2.5.2 养殖成本

2.6 不同养猪模式生态效益比较

2.6.1 循环生猪养殖场

2.6.2 传统生猪养殖场

2.7 制约生猪循环养殖模式推广的原因

第三章 不同养猪模式下生猪养殖场对环境的影响

3.1 不同养猪模式下生猪养殖场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与内容

3.2 不同养猪模式下生猪养殖场土壤中细菌种类对比试验

3.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2 实验原理

3.2.3 土壤细菌的分离、纯化

3.2.4 土壤细菌的鉴定

3.2.5 结果与分析

3.3 不同养猪模式下生猪养殖场土壤中细菌耐药性比较试验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操作方法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单位:mm)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中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及土地流转制度的束缚导致种养严重分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养猪场户过量使用兽药、添加剂的行为,含有大量兽药和重金属残留的粪污还田后,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的单向流动的线性过程,导致了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社会公害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人们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新思考。在此背景下,以循环经济为出发点,通过比较循环养殖模式和传统养殖模式的的差异,对推进循环养殖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明确研究思路和框架,对采集的邯郸市调研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生猪循环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下生猪养殖数据、经济效益的比较,可以看出循环养殖提高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循环养殖采用粪污发酵,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养殖,节约了饲料和化肥的使用,沼液作为机肥料使周围环境得到保护,提高饲草及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带来了种植业的丰收;排污口农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耐药性比较试验表明,养殖场由于不遵守药物使用管理规定,滥用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粪污随意排放,污染农田,使排污口周围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减少、耐药性菌株比例增加。进而将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肥力下降,影响种植业生产。本文实验结果将为养殖环境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