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研究
【6h】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液压支架发展状况

1.1.1 国内液压支架的发展状况

1.1.2 国外液压支架的发展状况

1.2 我国液压支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关键技术

1.4.3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主体部件结构设计

2.1 简易液压支架架型的分析与比较

2.1.1 跺式与节式液压支架

2.1.2 滑移顶梁液压支架

2.1.3 悬移顶梁液压支架

2.2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架型的提出

2.3 支架理论支护强度的计算

2.4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参数确定

2.5 顶梁设计

2.5.1 顶梁型式的选择

2.5.2 顶梁结构设计

2.5.3 顶梁强度的初步校核

2.6 双向滑块调向机构的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强度分析

3.1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虚拟样机的建立

3.2 液压支架的整机虚拟装配

3.3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关键构件的有限元强度分析

3.4 ANSYS软件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3.5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3.6 有限元分析的目标与目的

3.7 顶梁的有限元强度分析

3.7.1 顶梁的外载荷特征

3.7.2 顶梁两端受集中载荷的强度分析

3.7.3 顶梁中部受集中载荷的强度分析

3.8 双向滑块调向机构的有限元强度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适应性研究

4.1 采场上覆岩层的矿压特点及其力学平衡分析

4.1.1 采场上覆岩层的矿压特点

4.1.2 采场上覆岩层的力学平衡分析

4.2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适应性分析

4.2.1 支架对工作面顶板的适应性

4.2.2 支架对工作面底板的适应性

4.3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稳定性分析

4.4 小采高中厚岩层数值模拟

4.4.1 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简介

4.4.2 FLAC3D的优点

4.4.3 FLAC3D做计算分析的一般步骤

4.5 液压支架合理支护强度的确定

4.5.1 采场围岩模型的建立

4.5.2 合理支护强度的确定

4.6 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耦合模拟

4.6.1 支架与围岩的整体性建模

4.6.2 支架与围岩的耦合模拟分析

4.7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适应性评价

4.8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根据矿井条件的不同,对综采液压支架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大型安全高效的矿井及工作面,必须重点发展大工作阻力、高可靠性、电液控制液压支架;对于条件复杂的中小煤矿矿井及中小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技术改造推广使用以紧凑型为主的液压支架。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正是根据当前的采煤技术与发展要求进行研制的创新型液压支架架型,充分发挥了简易液压支架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的特点,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了双向滑块调向机构,使得支架在升降、推移的过程中有效的克服歪斜、跑偏等问题。建立了支架的三维参数化实体模型,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支架的关键结构件做了强度分析,确保了支架在工作中的可靠运行。
   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稳定性与适应性是该种支架在矿井下实施的关键问题,因此,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采煤工作面的围岩适应性研究成了本论文研究的重点。论文从矿山压力方面着手,分析了该支架采场上覆岩层的矿压特点及其力学平衡,解决了该种支架与顶底板岩层的适应性问题,并通过力的平衡来判断支架的稳定性。本论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岩土力学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合理地确定了支架的支护强度,最后建立了支架一围岩体系的整体有限元模型,对支架—围岩进行了相互作用耦合模拟,对可调向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