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企业多重异质性和双边制度视角
【6h】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企业多重异质性和双边制度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2015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基本接近平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迅速扩张引发了国内外学者、政府决策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和跨国经验研究,并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如下几个基本问题:企业中的哪些因素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母国制度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东道国制度和东道国与母国之间制度距离如何影响企业区位选择?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抉择影响机制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进行理论分析和建模,对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抉择的母国(地区)制度环境、东道国制度环境、双边制度距离以及企业多重异质性进行理论分析。再基于Helpman et al.(2004)的企业异质性理论,引入融资能力等“企业多重异质性”进行理论模型构建,分析企业多重异质性对企业OFDI抉择的影响;并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引入中国制度环境进行建模,宏观制度环境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形成“企业制度异质性”,从而可以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国制度环境对中国OFDI抉择的影响。 其次,在微观企业层面,以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理论为基础,考虑融资能力等其他企业异质性所形成企业多重异质性,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进行合并的数据,分全样本和企业不同投资类型、不同投资动机、不同投资目的地、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四个子样本分别验证生产率和融资能力等多重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抉择的影响。结论与理论命题一致,即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性越大;融资能力越强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大。 再者,同样在微观企业层面,以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理论为基础,把微观企业置于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把母国制度、地区制度环境投射到企业层面,从微观层面研究母国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抉择的影响。用和前一章同样的微观数据,分全样本和企业不同投资动机、企业不同投资目的地、企业母国所在地区、企业不同控股类别以及分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企业五个子样本验证生产率、企业制度异质性和企业地区制度异质性对企业OFDI抉择的影响。结论与理论命题一致,即企业制度异质性越大,企业受母国制度影响越大,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性越大;同时再次验证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作用。 最后,在宏观层面,运用119个国家的跨国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投资引力模型,结合母国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制度(距离)共同研究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分子样本深入讨论东道国不同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东道国不同制度(距离)对中国不同投资动机OFDI的影响;空间差异下不同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一带一路”国家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呈现出不同的制度选择偏好和制度依赖,中国OFDI偏好何种制度的国家均不能统一而论,因为这不仅与不同东道国和不同制度变量有关,也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自身特点相关,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分析,这才能更好地从实践中指导中国OFDI区位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