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甲基强的松龙联用预防兔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剂量依赖性研究
【6h】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甲基强的松龙联用预防兔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剂量依赖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背景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兔骨髓脂肪诱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脂肪栓塞综合征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甲基强的松龙联用预防兔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剂量依赖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综述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进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兔骨髓脂肪诱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影响因素。
  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A、B、C组)和对照组(D组),A、B、C组以0.2ml/min经股静脉注入0.2、0.4、0.8ml/kg骨髓脂肪,D组注入生理盐水。在注射前(0h)及注射后1、2、4、6、8h,行血气分析和血常规检查。注射脂肪后8h处死存活大白兔,观察肺大体改变后行相关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果:
  ①注射骨髓脂肪0.5h内,B组死亡3只(P>0.05),C组均死亡(P<0.01),A、D两组无死亡。②与D组比较,A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最低值为(10.79±1.16)kPa(P>0.05),B组为(6.78±0.93)kPa(P<0.01)。③注射8h后,B组兔肺大体见暗红色肝样变。光镜下,HE染色见脂肪空泡形成,油红O染色见特异性橘红色脂滴。电镜下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渗出和巨噬细胞浸润,并伴有板层小体减少和排空现象。
  结论:
  B组兔在注射骨髓脂肪2h后成功地建立了类似骨折并发FES的模型,成功率为85%。
  第二部分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脂肪栓塞综合征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早期联合应用对FES的预防作用。
  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低分子右旋糖酐组(10ml/kg,A组)、甲基强的松龙组(20mg/kg,B组)、地塞米松组(4mg/kg,C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甲基强的松龙组(10ml/kg+15mg/kg,D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组(10ml/kg+3mg/kg,E组)、对照组(F组)。各组在骨髓脂肪注射前1h接受相应药物的预防性处理。在注射骨髓脂肪前(0h)及注射后1、2、4、6、8h,行血气分析、血常规检查和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检测。注射脂肪后8h处死存活大白兔,观察肺大体改变后行相关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果:
  ①A、B、C、D、E各组兔PaO2在注射骨髓脂肪后1h降至最低,分别为(7.24±0.97)kPa、(8.13±0.86)kPa、(9.23±0.97)kPa、(11.04±0.60)kPa、(9.82±0.77)kPa,F组在2h后降至最低(6.26±0.59)kPa。②注射脂肪后各时间点给药组兔血红蛋白数和血小板数与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给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注射脂肪后各时间点,给药组FFA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同倍数视野内脂滴的数量联合给药组比空白组明显减少。电镜下各组均可见红细胞和巨噬细胞渗出,并伴有板层小体减少和排空。
  结论:
  各给药组对FES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以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甲基强的松龙联用效果最佳。联合用药虽不能减少FES的死亡率,但可以降低其发生率。
  第三部分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甲基强的松龙联用预防兔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剂量依赖性研究
  目的:
  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早期联合应用对兔FES的预防效果。
  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20mg/kg,A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80mg/kg,B组)、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加低分子右旋糖酐组(15mg/kg+10ml/kg,C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加低分子右旋糖酐组(60mg/kg+10ml/kg,D组)、对照组(E组)。各组在骨髓脂肪注射前1h接受相应药物的预防性处理。在注射骨髓脂肪前(0h)及注射后1、2、4、6、8h,行血气分析、血常规检查和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检测。注射脂肪后8h处死存活大白兔,观察肺大体改变后行相关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果:
  ①A、B、C、D,4组兔PaO2注射后1h降至最低,分别为(8.02±0.66)kPa、(8.93±0.86)kPa、(11.04±0.60)kPa、(11.03±0.52)kPa,E组在2h后降至最低(6.26±0.59)kPa。注射后2h,A、B、C、D,4组兔PaO2与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注射前后各时间点,C、D两组兔的PaO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注射脂肪后各时间点给药组兔血红蛋白数和血小板数与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给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注射脂肪后各时间点,给药组FFA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同倍数视野内脂滴的数量联合给药组比空白组明显减少。电镜下各组均可见红细胞和巨噬细胞渗出,并伴有板层小体减少和排空。
  结论:
  各给药组对FES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中联合用药组优于单独用药组,不同剂量的联合用药组间无显著意义。考虑到激素的副作用,以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效果最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