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州市老人院老人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6h】

广州市老人院老人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路线

2.2 研究对象和抽样方法

2.3 研究方法

2.4 调查内容及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2.6 质量控制

附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赋值情况

第三章 结果

3.1 广州市老人院老人的一般情况

3.2 广州市老人院老人的营养状况

3.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结果

3.4 认知情况

3.5 老人膳食质量调查结果

3.6 老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老人院老人的营养现状分析

4.2 影响老人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4.3 干预措施

4.4 本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第五章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响养老院老人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附录

附录一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附录二 老人一般情况调查表(部分)

附录三 厨房食物称重记录单

附录四 个人饮食记录单

附录五 简易营养评价(MNA)

附录六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附录七 老年抑郁量表(GDS)

附录八 长谷川痴呆量表(HDS)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我国目前正处于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时期,老龄化总体呈现出规模巨大、增长迅速、地区失衡、城乡倒置、女多于男、未富先老的特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非传统安全的重大问题。20世纪50年代,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SA)或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HA)的概念被提出并逐渐引起重视。健康老龄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建设对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不仅是老年人口群体的大多数人健康长寿,即健康的预期寿命的提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生命质量的提高。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与其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合理的营养对维持老年人正常的生理功能、改善和延缓衰老、防治疾病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进行老年人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制定对策以促进老年人达到适宜营养状态,对健康老龄化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处于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的过渡阶段,由于国家对养老院的投入不足,关注不够,很多养老院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面对如此巨大的老年特殊人群,有必要研究其营养健康状况。 研究目的: 1.以“健康老龄化”为总目标,在调查了解广州市老人院老人的一般营养状况基础上,重点研究老人营养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老人健康水平,减少老人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老龄化。 2.为进一步提高机构养老的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向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规范化的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13年6月-8月,在广州市老人院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其中所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岁以上老年人。由调查人员对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现场调查,主要应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等资料,并对其中涉及的体格检查指标(身高、体重、上臂围、小腿围、血压等)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测量。使用频数、构成比、均数和标准差对一般调查资料、老年人营养状况等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对连续性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t检验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如不符合则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检验采用卡方检验。另外,以MNA得分为因变量,以一般调查资料、膳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水平、老年抑郁量表得分、长谷川痴呆量表得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得分等七个方面的调查结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作用。 研究内容: 1.老人一般资料描述。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具体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状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既往职业、婚姻状况等),个人经济状况,日常生活习惯,营养保健知识获得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等; 2.老人营养健康状况描述。包括运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ini NutritionalAssessment,MNA)调查老年人营养状况,身体指标测量; 3.老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包括①日常活动能力描述,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价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并依此判定老年人ADL功能独立或障碍。②老人抑郁状况描述,采用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检查老人的抑郁情况并进行是否为抑郁的判定。③老人简易认知功能检查,运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aScale,HDS)简便的了解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是否受损。④老人膳食状况的描述,采用称重法结合膳食记录法进行养老院老人的膳食质量调查。调查老年人24小时膳食情况,连续3天(避开节假日)。调查内容包括三餐、点心等所有进食的食物及营养补充剂。 4.老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将上述调查中的老年人各种情况综合分析,以微型营养评价法MNA总分为因变量,上述量表各项指标为自变量,找出可能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与MNA总分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探讨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并研究其影响状况的大小。 研究结果: 1.本研究调查了广州市老人院共207名老人。MNA结果显示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高危人群发生率为9.4%和68.0%; BMI结果显示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1.8%和10.9%;腰臀比(WHR)评估显示,中心性肥胖发生率为67.8%,其中女性中心性肥胖比例高达79.0%。 2.老人慢性病患病率高,本研究中86.96%的老人患有1种或1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其中患1种慢性病的老人占24.88%;患2种慢性病的老人占21.46%;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者达到40.98%。老人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最高,其次为骨骼关节疾病和代谢疾病。其中,高血压患病率为57.07%,居养老院老人所患慢性病患病率之首,其次为糖尿病24.88%和冠心病20.00%。 3.老人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结果优于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独立生活活动能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趋势明显,年龄是影响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因素。 4.老人抑郁平均得分为4.33,有30.4%的被调查者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抑郁。其中轻度抑郁占23.0%,重度抑郁占7.4%。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轻度抑郁的情况有降低的趋势,重度抑郁情况无明显变化趋势。 5.老人HDS平均得分为22.68,男性在各年龄组平均得分均高于女性;以性别为区组因素,不同年龄组老人HDS得分不同,得分随着年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人群中有29.1%的老人认知功能受损,女性认知功能受损的比例大于男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认知功能有下降的趋势。 6.老人膳食营养以摄入不足为主,尤其是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硒、锌等营养素。蛋白质及优质蛋白质摄入充足,脂肪摄入量偏高,胆固醇摄入量超标严重,女性尤甚。 三餐热能比为4∶3∶3,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供能比为14.80%∶24.20%∶60.80%基本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10%~15%,20%~30%,55%~65%的百分比。 7.以MNA总分为因变量,进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类分析方程的影响因素分别为(1)年龄;(2)经济支配;(3)体育锻炼、太极、健身操;(4)自我体重评价、营养相关知识获得;(5) ADL得分高、高血压;(6)抑郁得分高;(7)维生素E、膳食纤维、维生素A摄入量。 8.综合各类因素对MNA总分的影响分析,筛选出7个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的重要预测因子,其中,自我体重评价好、高血压、营养知识获得及铁摄入量对老人营养状况有积极的影响,经济支配差、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高、抑郁程度得分高是影响老人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 结论: 1.老人院老年人营养不良高危状况发生率高,中心性肥胖发生率高,老年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 2.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病率为老年人患病率之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及认知功能受损比例有上升的趋势,抑郁程度无明显变化。 3.老年人膳食营养以摄入不足为主,胆固醇摄入量超标严重,女性尤甚。三餐热能比为4∶3∶3,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基本符合推荐标准。 4.体育锻炼,自我体重评价好、营养知识获得,膳食纤维、维生素A、铁摄入量、高血压是老年人营养状况的保护因素;经济支配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抑郁、维生素E摄入量是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