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F-FDG PET/CT在肺部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h】

F-FDG PET/CT在肺部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总结

附录

综述:PET/CT在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成果

致谢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展开▼

摘要

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许多发达国家,近15年肺癌的发生率已达到高峰,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肺癌的发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如果不积极的控制吸烟和空气污染,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患者将超过100万,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肺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大约70%的病人在局部肺癌晚期和转移时才能确诊。肺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即使Ⅰ期的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也只有50%,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30%,而中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是只有15%。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治疗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此,如何鉴别肺内结节病灶的良恶性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出现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一次扫描同时获得CT的解剖信息和PET的代谢信息,并能避免有创检查带来的痛苦与风险。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肺部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本课题旨在探讨18F-FDG PET/CT在肺部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和应用前景,并对可能影响18F-FDG PET/CT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灶的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目的: 1.比较PET/CT、PET各自在肺部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评价PET/CT在肺部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2.分析SUV值在肺部良恶性病灶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SUV值在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灶中的效度及其影响因素。 3.探讨双时相在肺部良恶性病灶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共计纳入85例患者,其中所有的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68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共17例,其中12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另外5例经临床治疗随访证实。 2.设备和检查方法; 使用德国Siemens公司Biograph sensation16PET/CT,显像剂为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回旋加速器中心利用加拿大EBCO TR19和北京派特公司自动化多功能合成模板生产,放化纯度>95%。所有患者检查前常规禁食6h。使用血糖仪指尖测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8mmol/L以内。安静状态下通过静脉三通管注射显像剂18F-FDG8-10ci,避光静卧60min。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90MA,螺旋扫描。重建方法:比较平滑的卷积核重建(H31S medium smooth+)。PET扫描参数:3D模式采集,重建方法采用迭代法重建。采集完成后PET图像与CT自动同机融合,得到三维图像及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多幅图像。PET发射扫描视野范围从颅项至股骨上段,6-7个床位,每个床位采集3-4min。49例患者(包括肺癌35例,肺部良性病变14例)注射FDG后2h行延迟显像,采集条件同第一次。 3.图像分析方法; CT图像、PET图像分别由放射科和核医学科两位资深医师诊断阅片。PET/CT图像由放射科和核医学科共同阅片和讨论决定。根据患者图像的表现特点分别及其他临床特征(如病史、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分别做出CT、PET、PET/CT的诊断。 所有的患者均建立病例档案,随访获取肺结节或肿块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其余治疗情况及影像学等临床随访结果。以组织病理学或临床随访结果为最终判定标准,分别计算CT、PET、PET/CT对肺部良恶性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SUV诊断肺部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 病灶大小由计算机直接读出最大直径(Dmax)。选择病灶放射性浓聚程度最高的层面,利用ROI(region of interest)技术勾画CT所示病灶部位,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然后将同样大小的ROI置于延迟显像的相应层面,计算SUV变化率[ΔSUV=(SUV延迟-SUV早期)/SUV早期×100%]。 非小细胞肺癌以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为金标准,根据2009年国际抗癌联盟最新颁布的NSCLC TNM临床分期标准,以PET/CT为判定结果,对所有纳入研究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临床分期。 4.统计学处理; 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根据病理组织学或临床随访结果绘制SUVmax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85例肺部病灶患者中肺癌组68例,肺部良性组17例。所有的肺癌患者均得到病理性或细胞学报告结果,肺癌组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2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24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确诊16例、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2例、痰或胸水脱落细胞学诊断5例。肺部良性基本组全部经病理组织学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其中经病理组织学诊断14例(分别是肺结核5例、炎性假瘤6例、慢性炎症3例),3例经抗结核治疗或抗生素治疗3月~36月后病灶范围缩小或消失(肺结核2例、慢性肺炎1例)。CT、PET、PET/CT诊断肺部良恶性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92%、97%,50%、45%、58%,72%、82%、88%,83%、86%、88%,35%、58%、82%。PET/CT诊断肺部病灶的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高于同机CT和PET(P<0.05),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绘制SUVmax诊断肺部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以SUVmax=3.55作为肺部良恶性病灶鉴别的界点,可以取得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61.1%),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 2.所有的肺癌组中,23例鳞癌,SUVmax为12.24±5.55,34例腺癌,SUVmax为9.42±3.70,肺泡细胞癌6例,SUVmax为4.18±1.26,小细胞肺癌5例,SUVmax为10.08±3.66。各种病理类型间的平均SUVmax具有显著差异性(F=5.909,P=0.001)。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组间两两比较示:鳞癌的SUVmax明显高于腺癌、肺泡细胞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小细胞肺癌差异无显著性(P>0.05)。腺癌的平均SUVmax与小细胞肺癌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FDG摄取与病理类型和病灶大小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所有的肺部良性病变组中,肺结核7例,平均SUVmax为7.38±3.97,炎性假瘤6例,平均SUVmax为2.18±1.77,慢性炎症4例,平均SUVmax为3.17±2.76。不同类型的肺部良性病变SUVmax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9例Dmax<3cm的肺部良性病灶的平均SuVmax为2.78±3.02,8例Dmax≥3cm的肺部良性病灶的平均SUVmax为6.56±3.72。不同病灶大小的肺部良性病变SUVmax存在差异(P<0.05)。 3.49例患者进行了延迟显像,包括肺癌35例,肺部良性病变14例。其中△SUVmax>10%有33例肺癌,2例肺癌延迟显像发现FDG摄取降低(SUVmax分别下降11%和30%),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均为肺泡细胞癌。14例证实为肺部良性病灶(分别为7例肺结核、3例炎性假瘤、4例肺炎)行延迟显像,其中ΔSUV>10%有4例肺结核(△SUV max15%~62%)。14例肺部良性病灶早期SUVmax为5.33±3.74,延迟SUVmax为6.00±4.32,肺部良性病灶延迟显像SUV高于早期显像(P<0.05),ΔSUVmax为(9.79±28.57)%。35例肺癌早期SUVmax为8.90±4.80,延迟SUVmax为10.26±5.69,△SUVmax为(15.74±22.92)%,延迟显像SUVmax显著高于早期显像(P<0.01)。 结论: 1.PET/CT对肺部良恶性病灶的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优于同机CT或PET。但其特异性与CT、PET无明显差异,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2.SUV值对鉴别肺部良恶性病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SUV与肺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有关,以鳞癌、腺癌的摄取能力最强,肺泡细胞癌摄取能力最低。SUV也与肺癌病灶大小有关,肺癌病灶大者的SUV值相对较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FDG摄取与病理类型和病灶大小相关,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均无关。肺部良性病灶中,肺结核的SUV值高于炎性假瘤和慢性炎症,不同大小的肺部良性病灶FDG摄取能力差异较大,病灶大者摄取能力高于病灶小者。 3.延迟显像肺部良、恶性病灶SUVmax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组P<0.05,肺癌组P<0.01)。肺癌组△SUVmax增高程度高于良性组。延迟显像可以提高PET/CT可提高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对肺部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能力。 总结 18F-FDG PET/CT将PET与CT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实现了形态学与功能图像相互融合,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和穿刺活检,在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无创肺癌影像诊断技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