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南部沿海中华白海豚饵料生物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对海豚健康影响评价的研究
【6h】

中国南部沿海中华白海豚饵料生物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对海豚健康影响评价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中华白海豚简介

1.2我国中华白海豚主要栖息区域及其社会经济概况

1.3 重金属概述

1.4 中华白海豚重金属富集及风险研究进展

1.5 重金属风险评估

1.6 研究目的、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2.3 样品消解与测定

2.4 饵料鱼重金属污染评价

2.5 中华白海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3.1 饵料鱼的重金属含量分析

3.2 各研究海域饵料鱼中重金属总体平均含量特征

3.3 各海域饵料鱼重金属污染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各海域中华白海豚的健康风险评估

4.1 厦门海域

4.2 汕头海域

4.3 珠海海域

4.4 江门海域

4.5 湛江海域

4.6 钦州海域

4.7 各海域中华白海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4.8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与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中华白海豚受到重金属污染物的威胁越来越受到关注。重金属极难降解,并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海豚体内积累,经过长期的积累,可能会造成海豚的健康状况和生理指标下降,进而影响该种群的延续。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中华白海豚生存的主要栖息地。因此,对中国南部沿海中华白海豚的饵料生物中的重金属进行评估尤其重要。
  本研究在厦门海域、汕头海域、珠海海域、江门海域、湛江海域和钦州海域采集中华白海豚主要掠食鱼种(石首科、鲱科、鯔科、鳀科),检测和分析鱼体中Cr、Mn、Ni、Cu、Zn、Cd、Pb和Hg等共8种元素,并使用参考剂量(reference dose,RfD)和毒性参考值(toxicity reference value,TRV)等两个毒性参考基准,计算各种重金属的最大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然后采用风险熵(RQ)数法,从掠食的角度分析中华白海豚的掠食鱼种体内重金属含量是否对其造成风险。主要结果如下:
  (1)各研究海域饵料鱼中,总体的重金属含量分布趋势相同,其中Zn和Mn两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最高,Hg和Cd的平均含量最低。
  (2)不同种类的鱼体中重金属含量有所差异,各沿海海域饵料鱼的重金属总含量水平为:鯔科>鳀科>鲱科>石首科,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与生物蓄积金属的特定生理方式和生物对金属的代谢机制有关。
  (3)Cr、Mn、Zn在湛江海域饵料鱼中的含量比其他海域的高,Ni和Hg在钦州海域饵料鱼中的含量比其他海域的高,Cu和Cd在江门海域饵料鱼中的含量比其他海域的高,而Pb在汕头海域饵料鱼中的含量也比其他海域的高。
  (4)通过研究饵料鱼中重金属含量对中华白海豚的暴露风险,结果显示,各研究海域饵料鱼重金属基于MACTRV的RQ值中,Zn和Mn的风险熵相对较大,湛江海域和江门海域Mn元素的风险熵也比其他地区的大,但都远远小于1,表明各海域饵料鱼中各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都比较小,其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对中华白海豚造成的风险普遍较低。
  (5)各研究海域饵料鱼中的7种重金属基于MACRfD的RQ值差异较大。饵料鱼中Cr、Zn和Hg这3种重金属的RQ值都远大于1,其中Cr的RQ值最高。结果表明,Cr、Zn、Hg的暴露水平都有可能对中华白海豚造成潜在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