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以广州地区大学生为例
【6h】

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以广州地区大学生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感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有责任感的社会性的活动。感恩教育从社会生活的情感和实践出发,从学校、家庭、社会多个层面全面把握其丰富内涵,引导受教育者体验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之间施恩、感恩、报恩息息相关的统一状态。中国古代传统中蕴含着丰富感恩文化,西方社会、亚洲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和各类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宗教等学说也都将感恩思想贯穿其中,构成了感恩及感恩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领域,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和感恩教育隐藏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大学生在思想状况、社会交往、生活方式、接受程度上面的特殊性对感恩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需要进一步针对大学生特点进行感恩教育研究。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基础,将理论研究与实证调研相结合,将借鉴古今、国外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辅以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全面论述了感恩教育的理论及其实践,深化了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内涵,并选取广州地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大学生感恩意识和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感恩教育存在误区、家庭教育明显滞后、社会感恩教育环境淡薄失衡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针对以上问题及成因,本文提出五方面的对策:一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培养正确、长期、牢固的感恩意识和行为;二是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建立科学、系统、创新的学校感恩教育体系;三是根据学生生活特点构设互补、温情、有效的家庭感恩教育模式;四是根据学生成长特点优化文明、和谐、良好的社会感恩教育环境;五是整体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评价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