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欧阳修、苏轼、杨万里的易学与诗学
【6h】

欧阳修、苏轼、杨万里的易学与诗学

代理获取

摘要

宋代易学研究盛行,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易学著作。宋代理学家几乎都是借易学建立自己的理学体系,宋代的文学家也热衷于研究易学。其中著名的文学家就有欧阳修、苏轼、杨万里等人,他们都有专门的易学著作传世,分别是《易童子问》、《东坡易传》、《诚斋易传》。
   朱熹称他们的经学是“文人之经”,以别于程颐和自己的“儒者之经”。本文以欧阳修、苏轼、杨万里这三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讨论作为“文人之经”的他们的易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另一方面,讨论他们的易学思想对于他们的文学思想、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批评产生的影响。
   宋代的“文人之经”除了具有宋学的一般特征,如:鄙薄汉学注疏,重视义理之学,注重自抒己意,强调切于人事等等之外,还带上了文人鲜明的特色。本文中主要提到两点,第一从方法来看,“文人之易”具有“以文解易”的特点。文人在解易当中将《周易》看作一个文本,可以从文理、文势、文脉的角度去理解、判断、阐释《周易》;他们在解易中还善于利用自身在文义的理解与阐释方面的优势;他们的解易同时是他们创作的一个方面,所以他们往往将自己的文风带入易学的著作中;他们还可以不拘泥于一般的经学注释方式,可以在各种文学文体中“以《易》为文”,展开对具体易学问题的深入探讨。第二从思想上来看,“文人之易”具有“自下而上”的特点,他们往往喜欢从个别的、具体的问题出发,好形象思维,而轻抽象思维。具体以几个问题为例,比如在情感与理性,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人事与天理等问题之间,从他们的易学著作中都透露出,他们的思想是指向前者的。
   本文在欧阳修的易学思想与文学思想关系中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一是从欧阳修“困极而后亨”的易学思想的角度重新审视他“诗穷而后工”诗学命题的思想根源。二是从欧阳修易学研究中学风的转变,来看他在古文运动中转变文风的作用。三是比较欧阳修的两部经学著作《诗本义》与《易童子问》经学阐释方法上的异同。四是讨论了宋代的党争思想与易学的关系。
   在苏轼的部分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一是从苏轼的《随》卦与《乾》卦出发,重新审视苏轼旷达与执著的人格理想以及刚健含婀娜的艺术理想的思想根源。二是讨论了《东坡易传》中的辩证思想及其对于苏轼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三是比较了苏轼与朱熹对于“思无邪”的不同阐释,以及苏轼的阐释与其易学思想的关系。第四个问题是苏轼《东坡易传》对于《井》卦的独特阐释,分析了《易传》的“井”象与苏轼诗文中的“井”象的联系。
   在杨万里部分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从杨万里易学思想的角度对于他的“活法诗”的思想根源作出新的解释。二是从杨万里“以史证易”的易学方法角度来看杨万里诗歌意象从人文意象到自然意象,从泛称意象到特称意象转变的思想根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