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引发的问题与对策
【6h】

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引发的问题与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三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 文献综述

1.1 大豆进出口贸易研究的基础理论

1.1.1 传统贸易理论

1.1.2 新贸易理论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大豆市场价格的研究

1.1.2 我国大豆竞争力方面的研究

1.1.3 我国大豆进出口贸易研究

1.2 国外对大豆贸易的研究情况

2 世界和我国大豆生产和贸易概况

2.1 世界大豆生产和贸易概况

2.2 我国大豆生产和贸易概况

2.2.1 我国大豆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现状

2.2.2 我国大豆的进口规模

2.2.3 我国大豆的进口格局

3 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及预警分析

3.1 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分析

3.2 大豆进口预警分析

3.2.1 大豆进口预警判定和警情分析

3.2.2 大豆进口预警应用

3.3 结论

4 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分析

4.1 国内原因

4.1.1 国内市场的原因

4.1.2 国内大豆产业存在的弊端

4.1.3 其他方面的原因

4.2 外部原因

4.2.1 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5 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战略分析及对策建议

5.1 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5.1.1 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的战略选择

5.1.2 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的战略目标

5.1.3 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的战略重占

5.1.4 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的战略措施

5.2 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的对策建议

5.2.1 国家政策层面的对策建议

5.2.2 科技创新层面的对策建议

5.2.3 其他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大豆也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人才开始大规模种植大豆。美国因政府对大豆生产采取了价格支持政策,使大豆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大豆因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已与小麦、玉米被列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由于大豆可以用于生产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豆油及豆制品,所以大豆也是关系民生的一种特殊商品。1996年4月1日我国取消了大豆进口贸易管制,自此以后,国外大豆大量进入我国市场,然而我国的大豆生产则基本陷于停滞状态,我国迅速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大豆净进口国。近年来更是需要越来越多地进口国外大豆来满足国内需求,大豆的进口依存度已经突破了70%!
   我国主要从美国、巴西、阿根廷三个国家进口大豆。2008年我国进口大豆3743.6万吨,自上述三国进口量合计占同期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98.7%。而且,在国际市场的大豆定价中我国已失去话语权;不仅如此,我国以大豆为原料的中小型企业和本土榨油企业不堪重负,纷纷宣布破产,外资也趁机以低价兼并这些压榨企业并控制了我国85%的大豆实际加工总量。实际情况表明,我国大豆榨油产业已经出现警示讯号。控制着国内榨油企业的跨国粮商开始大量进口国际大豆并利用其垄断地位压价打击我国大豆种植业,导致我国大豆种植业不断衰落。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砑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阐述了目前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对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标和大豆价格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且对大豆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作为世界贸易大国,我们不是不能进口大豆,但大豆作为一种粮食作物进口依存度过高,不仅会对我国大豆产业形成较大冲击,更重要的是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我们只有增强本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威胁。本文结合对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和我国生产贸易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在生产、贸易、政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