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细菌对家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肠道定殖的研究
【6h】

细菌对家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肠道定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家蝇的生活史和生态学

1.1.1 分类学与形态学

1.1.2营养需求

1.1.3 生殖与发育

1.1.4 产卵行为

1.1.5活动规律

1.1.6行为谱分析

1.1.7 滞育

1.1.8 天敌

1.2家蝇集约化养殖及其应用

1.2.1工程蝇的概念及其营养价值

1.2.2工程蝇的集约化饲养和管理

1.2.3家蝇幼虫产品的应用、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1.3微生物生态学概念、方法及其在昆虫中的应用

1.3.1 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

1.3.2昆虫体内微生物群落的分析

第二章麦麸中细菌对家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1前言

2.2材料与方法

2.2.1麦麸中细菌分离方法

2.2.2不同细菌16S rRNA鉴别方法

2.2.3家蝇及其幼虫的饲养方法

2.2.4不同细菌对家蝇幼虫生长发育影响的测定

2.2.5单纯细菌作为食物对家蝇幼虫生长发育影响的测定

2.2.6细菌的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维生素B3含量的检测

2.2.7不同必需氨基酸对幼虫生长发育影响的测定

2.2.8统计分析

2.3结果与分析

2.3.1麦麸中细菌种类的鉴定

2.3.2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以及pH变化

2.3.3家蝇幼虫在细菌-TSEYA培养基中生长发育的情况

2.3.4单纯细菌作为食物对家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3.5细菌的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维生素B3含量的检测

2.3.6添加不同必需氨基酸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4讨论

2.5小结

第三章细菌在家蝇幼虫肠道中的定殖研究

3.1前言

3.2材料与方法

3.2.1 EMA交联实方法

3.2.2 昆虫饲养方法

3.2.3样品收集方法

3.2.4幼虫表面消毒方法

3.2.5 麦麸以及幼虫肠道中活细菌总DNA提取方法

3.2.6 PCR扩增以及克隆文库的准备

3.2.7序列的测定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

3.2.8细菌多样性分析

3.2.9核酸序列在GenBank中的序列号

3.3结果与分析

3.3.1 EMA交联实验

3.3.2麦麸以及家蝇幼虫肠道细菌文库的PCR扩增

3.3.3 16S rRNA基因文库的构建以及多样性指数检测

3.3.4麦麸以及家蝇幼虫肠道细菌群落克隆文库的比较

3.3.5 16S rRNA序列的分类

3.3.6家蝇幼虫肠道细菌定殖情况分析

3.4讨论

3.5小结

第四章家蝇新羽化成虫肠道中细菌群落分析

4.1前言

4.2材料与方法

4.2.1 昆虫饲养方法

4.2.2样品收集方法

4.2.3成虫表面消毒方法

4.2.4成虫肠道中活细菌总DNA提取方法

4.2.5 PCR扩增以及克隆文库的准备

4.2.6 DNA序列的测定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

4.2.7细菌多样性分析

4.2.8核酸序列在GenBank中的序列号

4.3结果与分析

4.3.1 家蝇新羽化成虫肠道细菌基因组DNA的抽提及其文库的PCR扩增

4.3.2 16S rRNA基因文库的构建以及多样性指数检测

4.3.3新羽化成虫肠道细菌克隆文库与麦麸及幼虫肠道细菌群落克隆文库的比较

4.3.4 16S rRNA序列的分类

4.3.5幼虫肠道中定殖细菌的残留

4.4讨论

4.5小结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家蝇(Musca dometstica),尽管是多种人畜严重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然而,其自身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氨基酸、几丁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以及生长迅速、易于饲养的优点,使得家蝇的集约化养殖已经成为现时缓解世界动物蛋白原料不足的一个重要来源。前人的研究已指出,细菌对家蝇幼虫的生长发育以及成虫产卵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同环境中细菌群落的变化很大,家蝇肠道中的细菌种类也可能不同。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幼虫饲养培养基(麦麸)中含有的细菌种类及其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比较了麦麸和幼虫肠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了解细菌在幼虫肠道中的定殖情况;分析新羽化成虫肠道中细菌群落结构以及垂直传播的细菌种类,为更科学的大规模饲养家蝇提供理论依据。
   从饲料用麦麸中一共分离出13种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成团肠杆菌(Pantoea agglomerans)、聚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香味类香味菌(Myroides odoratimimus)、奇异变型杆菌(Proteus mirabilis)、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藤黄八叠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嗜水汽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以及解糖肠球菌(Enterococcus saccharolyticus)。尽管这些细菌在生长速度及对环境pH值的影响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然而,这些变化对幼虫生长发育并没有明显的影响。除了解糖肠球菌外(因生长缓慢而没有测定),其余十二种细菌均能支持无菌幼虫在胰化酪蛋白大豆卵黄琼脂培养基(Trypticase Soy Egg Yolk Agar,TSEYA)中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1)在生长时间方面,幼虫在接种香味类香味菌的TSEYA培养基中生长时间最短,仅需97.61±1.14 hrs;2)在化蛹率方面,幼虫在接种醋酸钙不动杆菌的TSEYA培养基中可以达到86.81%;3)在蛹重方面,从接种嗜水汽单胞菌的TSEYA培养基中得到的蝇蛹重量最高,达到20.15±0.23 mg/个;4)在成虫羽化率方面,除铜绿假单胞菌以外(60.87%),其余各种细菌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84.33-97.47%)。此外,枯草芽孢杆菌、香味类香味菌、聚团肠杆菌以及成团肠杆菌可以作为单一的营养来源支持幼虫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团肠杆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以及香味类香味菌进行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维生素B3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六种细菌均能提供大量的维生素B3(0.105-1.08 g/kg)。在昆虫必需十种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比例方面,最高的是香味类香味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低的则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统计分析显示,这个比例与蛹重有相关性(p=0.031),但与幼虫的生长时间(p=0.063)以及化蛹率(p=0.418)没有相关。在脂肪酸相对含量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含量(76.38%),香味类香味菌含有56.79%的不饱和脂肪酸,而枯草芽孢杆菌则具有最高的支链脂肪酸含量(42.16%)。
   利用Ethidium Monoazide(EMA)抑制死细菌DNA的回收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比较了麦麸以及幼虫肠道中细菌群落的结构。结果发现,麦麸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极显著高于家蝇幼虫肠道中的细菌群落(p<0.0001)。在麦麸细菌克隆文库中,所得到的序列共有24种显性,分属于17个属。其中有4个属,Pseudomanos、Halomonas、Providencia和Ignatzschieria,占有统治地位,共占全部序列的76%。在幼虫肠道细菌克隆文库中,所得序列共11种显性,分属于7个属,其中Morganella、Providencia和Ignatzschieria共占总序列的97.29%。两个细菌文库中,变形菌门的细菌都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此外,Morganellamorganii、Ignatzschineria larvae和Providencia属细菌在幼虫肠道中发生定殖。
   新羽化的成虫肠道中只有Proteus mirabilis、Providencia alcalifaciens、Morganella morganii和Providencia stuartii四种显型。与幼虫肠道细菌克隆文库相比,尽管新羽化成虫肠道中细菌种类较少,但两者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0739)。新羽化成虫肠道中有三种细菌属于幼虫肠道中的定殖菌,这个结果也说明M.morganii和Providencia属细菌可以经历幼虫变态过程而残存到成虫肠道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