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恢复性司法模式下的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
【6h】

恢复性司法模式下的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现状

第一节 立法上的不足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恢复性司法对刑事被害人权益的保护

第一节 恢复性司法的定义和特征

第二节 恢复性司法的运作模式

第三节 传统司法与恢复性司法的差异

第四节 引进恢复性司法对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可行性研究

第三章 如何保护被害人权益——恢复性司法模式的程序设计

第一节 我国构建恢复性司法模式的基础

第二节 我国构建恢复性司法模式的建议

第三节 恢复性司法模式的风险与防范

第四节 借鉴恢复性司法模式完善被害人权益保护制度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新的纠纷解决模式,与传统的报应性司法截然不同。恢复性司法在某些方面更加强调了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论文的基本思路是以恢复性司法为切入点,分析了恢复性司法在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进而提出一系列借鉴恢复性司法模式的措施来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制度。
   全文共分为我国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现状、恢复性司法对刑事被害人权益的保护和恢复性司法模式的程序设计三个部分。文章首先从我国目前“二元结构”刑事司法模式下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现状入手,集中阐述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两大方面都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
   在恢复性司法对刑事被害人权益的保护一章中,笔者从分析恢复性司法的定义和特征入手,着重考察了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作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对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各种有利因素,从而得出在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制度中引进恢复性司法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宜借鉴恢复性司法模式来完善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该部分首先论述了我国借鉴恢复性司法的基础;接着提出了构建恢复性司法模式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中立第三方的选择、程序模式选择、适用的案件范围、启动机制、适用的程序性条件、法律后果、协议的效力等方面。以期更好地完善我国的被害人权益保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