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GF-β/Smad信号蛋白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6h】

TGF-β/Smad信号蛋白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1章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肾组织Smad信号蛋白的活化状态

第一节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肾组织Smad信号蛋白的活化状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节两种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肾组织Smad蛋白活化状态对比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TGF-β1和高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信号蛋白的影响

第一节TGF-β1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信号蛋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节高糖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信号蛋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Smad7对高糖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西方国家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病因。已有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可刺激肾实质细胞的肥大,并通过增加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导致肾小球系膜区及肾小管.间质细胞外基质的积聚,最后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血管硬化,发生肾衰竭。应用抗TGF-β抗体或TGF-β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可显著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减轻肾脏纤维化。有足够的证据提示TGF-β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肾组织中Smad信号蛋白的活化状态。方法:1、动物分组和模型建立: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50g,分别于成模后4、6、8、10、12、14、16周杀检6只。另设正常对照组6只。雄性SD大鼠禁食16h后腹腔注射STZ(60mg/kg体重),并于开始注射STZ后72h后取大鼠尾静脉血测血糖,凡血糖≥16.7mmol/L确定为糖尿病大鼠模型制作成功。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2、检测指标: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测体重、肾重、血糖、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24小时尿量;留取大鼠肾组织做PAS及Masson染色;用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 1、Smad2、Smad3、α-SMA、E-cadherin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肾组织中p-Smad2/3、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α-SMA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建立。腹腔注射STZ后,糖尿病大鼠出现明显的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等糖尿病症状,血糖明显升高,肾小球体积增大,肾重/体重比值增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明显增宽,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增加,血肌酐水平增高,表明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已成功建立。2、大鼠糖尿病肾病肾内TGF β/Smad信号蛋白的活化状态。与对照组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内TGF-β 1、Smad2和Smad3 mRNA水平显著增高。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有p-Smad2/3的基础表达,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p-Smad2/3在糖尿病形成后6周显著增高,高峰出现在8周和16周。3、大鼠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第二节 两种糖尿病动物模型肾组织中Smad蛋白活化状态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两种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肾组织中Smad蛋白活化状态。方法: 1、动物分组:将40只雄性SD大鼠(160-210g)随机分成4组,A组:正常对照组(Con组,n=8),注射枸橼酸缓冲液;B组:单肾切除组(Nx组,n=8),大鼠接受右侧肾切除术,2周后腹腔注射枸橼酸缓冲液;C组:糖尿病肾病组(DM组,n=12),单剂量腹腔注射STZ(60 mg/kg体重):D组:单肾切除+糖尿病组(DMNx组,n=12),大鼠接受右侧肾切除术,2周后单剂量腹腔注射STZ(50mg/kg体重)。观察16周后收集标本。2、检测指标: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各组大鼠测体重、肾重、血糖、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24小时尿量;留取各组大鼠肾组织做PAS及Masson染色;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2、Smad3、α-SMA、E-cadherin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p-Smad2/3、α-SMA和E-cadhefin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α-SMA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两种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一般情况的比较。与DM组相比较,DMNx组大鼠肾重/体重比值增加,系膜基质明显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增加。DMNx组大鼠肾小管间质出现局灶性纤维化。但两组之间的血压,血肌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2、两种糖尿病动物模型肾组织中Smad蛋白活化状态的比较。与Con组及Nx组相比较,DM组与DMNx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和Smad3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且DMNx组较DM组升高更明显。与Con组及Nx组相比较,DM组与。DMNx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p-Smad2/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DMNx组较DM组升高更明显。3、两种糖尿病动物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比较。与Con组及Nx组相比较,DM组与DMNx组大鼠肾脏组织中α-SMA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且DMNx组较DM组升高更明显;而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DMNx组较DM组降低更明显。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Con组及Nx组相比较,DM组与DMNx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DMNx组较DM组升高更明显;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DMNx组较DM组降低更明显。结论:单肾切除后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模型与单纯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模型均存在Smad信号蛋白的活化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且前者的活化程度及转分化程度均强于后者。 第二章TGF-β<,1>和高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信号蛋白的影响 第一节TGF-β<,1>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信号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TGF-β<,1>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信号蛋白的影响。方法:1、细胞培养:待生长状况良好的NRK52E细胞60-80%贴壁后,无血清培养基同步24小时,然后给予不同浓度和时间TGF-β<,1>刺激。2、指标检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0、2、4、8、10ng/ml的TGF-β<,1>浓度刺激30分钟,以及TGF-β<,1>(10ng/ml)刺激0、15min、30min、lh、3h后p-Smad2/3核转位情况;RT-PCR检测0h、6h、12h、24h、48h、72h,120不同时间点Smad2、Smad3、α-SMA、E-cadherin和Collagen I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h、24h、48h、72h不同时间点α-SMA、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刺激前比较,TGF-β<,1>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上调NRK52E细胞p-Smad2/3核转位,高峰发生在30min(73.1%VS 15.8%阳性细胞百分数);与刺激前比较TGF-β<,1>以时间依赖方式上调Smad2、Smad3、Smad7和Collagen I mRNA的表达,上调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TGF-β<,1>能活化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信号蛋白,并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生成。 第二节 高糖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信号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糖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信号蛋白的影响。方法:1、细胞培养:待生长状况良好的NRK52E细胞60-80%贴壁后,无血清培养基同步24小时,然后分高糖组(35mmol/L)和甘露醇对照组(35mmol/L)。2、指标检测: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5.5、15、25、35、45mmol/L不同葡萄糖浓度刺激24h,以及高糖刺激0、15min、30min、lh、3h、6h、12h、24h、48h后p-Smad2/3核转位情况;RT-PCR检测Oh、12h、24h、48h、72h不同时间点Smad2、Smad3、Smad7、TGF-β<,1>、α-SMA、E-cadherin和Collagen I mRNA的表达。结果:与刺激前和甘露醇对照组比较,高糖明显上调NRK52E细胞p-Smad2/3核转位,高峰在24小时;上调Smad2、Smad3、Smad7、TGF-β<,1>、α-SMA和CollagenI mRNA的表达;下调E-Cadherin mRNA的表达。结论:高糖能活化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信号蛋白,并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生成。 第三章Smad7对高糖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Smad7对高糖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1、强力霉素(Dox)调控Smad7表达NRK52E细胞株的构建:应用lipofect 2000将含有小鼠全长Smad7 cDNA的Tet-on质粒系统先后转染至正常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G418培养基和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两轮筛选后,最后通过鉴定选择Smad7表达受Dox调控的克隆,扩增后冻存备用。2、细胞培养:待生长状况良好的转染Smad7的NRK52E细胞株60%-80%细胞贴壁后,无血清培养基同步24小时,然后分为Dox诱导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Dox(2ug/m1)诱导24h后,给予高糖刺激,后者不加Dox诱导。3、指标检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高糖刺激0、24h后p-Smad2/3核转位情况;RT-PCR检测Oh、12h、24h、48h、72h不同时间点Smad2、Smad3、Smad7、TGF-β1、α-SMA、E-cadherin和Collagen I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h、48h、72h不同时间点α-SMA、E-cadherin和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