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除草药肥0.42%苄嘧·苯噻酰颗粒剂配方及工艺优化与应用效果研究
【6h】

水稻除草药肥0.42%苄嘧·苯噻酰颗粒剂配方及工艺优化与应用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前言

1.1国外药肥研究现状

1.2国内药肥研究现状及登记管理情况

1.3选题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1不同来源、配比的N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1.2添加不同营养成分对药肥颗粒中肥效的影响

2.2除草剂浓悬浮液配方筛选

2.2.1药肥中除草剂浓悬浮液的表面活性剂筛选

2.2.2药肥中除草剂浓悬浮液的稳定剂筛选

2.3药肥生产工艺优化

2.3.1肥分配方优化后肥料造粒成型率的测定

2.3.2肥料颗粒半成品硬度及崩解速度测定试验

2.3.3优化后除草剂与肥料颗粒混合对除草效果的影响

2.3.4优化后除草剂与肥料颗粒混合对肥效的影响

2.3.5优化后除草剂与肥料颗粒混合对秧苗的安全性

2.4药肥颗粒剂5批次生产质量稳定性

2.4.1参试样品及设备

2.4.2试验方法

2.5药肥颗粒剂田间应用效果示范

2.5.1试验时间、地点及作物品种

2.5.2试验药剂

2.5.3试验设计

2.5.4试验方法

2.5.5药效试验调查

2.5.6水稻调查

3结果与分析

3.1药肥中肥分配比优化试验结果

3.1.1不同来源、配比的N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

3.1.2添加不同营养成分对药肥颗粒中肥效的影响试验结果

3.2除草剂浓悬浮液配方筛选试验结果

3.2.1药肥中除草剂浓悬浮液的表面活性剂筛选试验结果

3.2.2药肥中除草剂浓悬浮液的稳定剂筛选试验结果

3.3药肥生产工艺优化试验结果

3.3.1肥分配方优化后肥料造粒成型率的测定试验结果

3.3.2肥料颗粒半成品硬度及崩解速度测定试验结果

3.3.3优化后除草剂与肥料颗粒混合对除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

3.3.4优化后除草剂与肥料颗粒混合对肥效的影响试验结果

3.3.5优化后除草剂与肥料混合对秧苗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3.4药肥颗粒剂5批次生产质量稳定性试验结果

3.5药肥颗粒剂田间应用效果示范试验结果

3.5.1对杂草的防效

3.5.2对水稻的安全性

4.1结论

4.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论文针对“0.42%苄嘧·苯噻酰颗粒剂”在生产中试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肥效期较短、除草剂有效成分分布不均匀、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对产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其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为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将原产品肥分配方中的硫酸铵优化为氯化铵,明确以尿素:氯化铵(1∶2)处理对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和叶宽最好,显著优于其他配比以及原配方。同时在配方中添加了腐植酸钠、硫酸锌和硼砂等营养成分,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肥效性能,能促进水稻的快速返青和分蘖。 2、将原产品配方中除草剂的添加方法优化为先配制成除草剂浓悬浮液与肥料载体颗粒混合的工艺,并对除草剂浓悬浮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稳定剂进行筛选,确定了表面活性剂S和稳定剂A作为除草剂浓悬浮液的组成成分,并确保产品在贮存过程中除草剂稳定性和使用中的除草效果。 3、通过对产品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后的肥料颗粒及肥料颗粒与除草剂混配后的性能进行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肥料颗粒半成品在一次成型率、收率、硬度和崩解速度方面具有良好表现;肥料颗粒与除草剂混合后对水稻安全,对肥料和除草剂都有增效作用。 4、5批次的产品中试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产品收率稳定在98%以上,生产效率达到工艺要求,产品经多批次的质量检验,农药有效成分的分解率在7%以下,符合产品企业标准要求。 5、产品田间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产品制剂用量630-1260g(ai)/hm2,对莎草科杂草、节节菜、草龙有显著的防效,药后40天的鲜重总草防效分别为88.56%、94.48%和96.64%,均高于3个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产品对水稻安全,经测产验收,药肥处理比空白施肥对照增产率分别为17.80%、20.10%和23.91%,均高于3个对照药剂的增产效果,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