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率市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的影响——基于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视角的研究
【6h】

利率市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的影响——基于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视角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1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主要风险

2.1.1 利率风险

2.1.2 信用风险

2.1.3 流动性风险

2.2 金融自由化理论

2.2.1 金融抑制理论

2.2.2 金融深化理论

2.3 金融创新理论

2.3.1 现代金融中介创新理论

2.3.2 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2.3.3 交易成本创新理论

第三章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3.1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内涵

3.2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界定

3.3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现状

3.3.1 理财产品数量增加,基础产品日趋多元化

3.3.2 委托贷款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3.3.3 同业业务规模呈先升后降趋势

4.1 理论假设

4.1.3 假设三(H3):系统重要性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大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的主要来源

4.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说明

4.3 模型建立

4.4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检验

4.5 模型估计与分析

4.5.1 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推高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的实证检验

4.5.2 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导致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扩大的实证检验

4.5.3 利率市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与影子银行业务的中介效应检验

4.4 实证结论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

5.2.2 系统重要性银行规范影子银行业务经营

5.2.3 鼓励系统重要性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适度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从正规渠道获得间接融资的成本逐渐上升,导致影子银行业务近年来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已达53万亿人民币,较上年增加近30%1。不同于国外的影子银行业务主要以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主,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一般以理财业务、委托贷款业务、同业借贷业务为主。虽然系统重要性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但由于利率市场化导致利率期限结构更加复杂,影子银行业务收益率不确定性提升,从而加剧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一步提升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和破产风险。因此,理清利率市场化程度、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与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三者间的关系,有利于降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发生的概率,维护我国银行业稳定发展。
  本文首先对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内涵以及影子银行业务与金融风险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梳理,并对文献进行评述,指出现有研究空白。其次,本文分析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主要风险,回顾了利率市场化和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的理论基础;再次,本文依据银监会制定的指标体系确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并遵循国务院文件对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从事的主要影子银行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基于2006-2015年13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季度数据,对利率市场化、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和银行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推高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水平,且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子业务规模的扩大是风险传导的主要途径。基于本文结论,提出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规范影子银行业务经营和鼓励系统重要性银行适度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