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NS虚拟社区信息传播中的隐私暴露现象研究——以豆瓣小组为例
【6h】

SNS虚拟社区信息传播中的隐私暴露现象研究——以豆瓣小组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SNS虚拟社区信息传播的研究

1.2.2 关于隐私暴露现象的研究

1.2.3 关于SNS虚拟社区中的隐私暴露现象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

1.4.1 SNS虚拟社区

1.4.2 隐私暴露

1.4.3 豆瓣小组简介

第二章 豆瓣小组中的隐私暴露内容分析

2.1 自我隐私暴露

2.1.1 情感话题

2.1.2 家庭话题

2.1.3 个人形象话题

2.1.4 两性话题

2.2 他人隐私暴露

2.2.1 普通人隐私暴露

2.2.2 公众人物隐私暴露

第三章 SNS虚拟社区隐私暴露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3.1 传播架构

3.1.1 自我表露——以自我传播为起点

3.1.2 人际吸引——以人际传播为基础

3.1.3 从众行为——以群体传播为背景

3.2 传播过程

3.2.1 传播者——个人隐私倾向

3.2.2 传播内容——信息的马太效应

3.2.3 传播媒介——构筑公共领域的SNS虚拟社区

3.2.4 受众——互动主体去中心化

3.2.5 反馈——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第四章 对SNS虚拟社区隐私暴露现象的思考和建议

4.1 SNS虚拟社区隐私暴露现象的影响

4.1.1 正面意义

4.1.2 引发的问题

4.2 防范和治理不良隐私暴露现象的对策

4.2.1 重塑网络伦理

4.2.2 建构公民意识

4.2.3 加强把关角色

4.2.4 形成监管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Web2.0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SNS虚拟社区将现实中的人际互动转移至网络平台,并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与此同时隐私暴露现象也愈演愈烈,影响了正常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本文以Web2.0时代国内最具特色的SNS虚拟社区“豆瓣小组”为例,以其中发布的涉及“隐私暴露现象”的帖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在SNS虚拟社区的信息传播中,隐私暴露现象具有何种类型和特点、产生的原因、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以期对防范和治理不良的隐私暴露现象提出对策。
  本文研究发现,SNS虚拟社区隐私暴露现象由三种传播行为引发:以自我传播为起点的自我表露、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人际吸引、以群体传播为背景的从众行为。从传播过程来看,传者的个人隐私倾向、信息的马太效应、虚拟社区构筑公共领域的可能性、互动主体去中心化、用户的使用与满足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SNS虚拟社区隐私暴露现象的产生。尽管在增进人际交往、引发舆论监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泛滥的隐私暴露现象势必会造成精神污染和文化污染。对此,本文提出应通过重塑网络伦理、建构公民意识、加强把关角色和形成监管机制等措施来防范和治理不良的隐私暴露现象。本文研究将对治理网络环境、建立规范的网络传播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精神文化氛围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