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质性、外部性视角下的泛北部湾经济区能源合作研究
【6h】

异质性、外部性视角下的泛北部湾经济区能源合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1.2.1 国际分工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

1.2.2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

1.2.2 异质性条件、外部性收益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研究

1.2.3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异质性、外部性视角下能源合作理论的构建

2.1 国际分工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观点下的能源合作

2.1.1 国际分工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2.1.2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观点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2.2 异质性条件、外部性收益与区域能源合作的理论建设

2.2.1 异质性是能源合作的必要条件

2.2.2 外部性是能源合作的动力

2.2.3 能源合作中异质性作用及其与外部性的转化关系研究

第三章 泛北部湾经济区能源合作现状

3.1 石油合作概况

3.2 天然气合作概况

3.3 煤炭合作概况

第四章 泛北部湾经济区能源的异质性分析

4.1 基于异质性的能源合作框架构建

4.1.1 区域划分依据

4.1.2 区域异质性的表现与区域关系

4.2 基于异质性的泛北部湾能源区域关系分析

4.2.1 石油资源竞争将更为激烈

4.2.2 天然气资源互补性程度高

4.2.3 煤炭资源有待开发利用

4.2.4 能源优劣势的区域划分

第五章 泛北部湾经济区能源的外部性分析

5.1 区域能源外部性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

5.1.1 资本外部性—市场潜能对能源贸易的作用机理

5.1.2 技术外部性对能源贸易的作用机理

5.1.3 区域能源外部性理论模型的构建

5.2 泛北部湾能源合作的外部性实证分析

5.3 外部性实证分析结论

第六章 基于异质性条件、外部性动力的泛北部湾经济区能源合作分析

6.1 异质性与外部性分析的主要结论

6.2 异质性、外部性视角下的能源合作关联性分析框架

6.2.1 能源合作关联性的引力模型

6.2.2 国家或地区能源合作质量的界定

6.3 异质性、外部性视角下的能源合作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6.3.1 泛北部湾经济区能源引力和斥力的网络结构分析

6.3.2 基于网络结构分析的泛北部湾能源合作趋势预测

第七章 泛北部湾经济区能源合作的构想及对策

7.1 能源合作的构想

7.1.1 泛北部湾传统能源合作将是竞争性的合作

7.1.2 大力强化天然气能源的替代战略

7.1.3 积极探索技术支持的能源输出

7.1.4 促进市场化和专业化双驱动发展的能源合作

7.2 实现能源合作构想的对策建议

7.2.1 打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

7.2.2 能源贸易协定与法规的完善

7.2.3 贸易形式多样化

7.2.4 贸易运输方式的创新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8.2.1 本文的独创及新颖之处

8.2.2 本文的局限性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等一次能源和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新能源等,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产业部门的正常运行,是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由于一般能源普遍具有空间分布不均等以及不可再生的特点,能源的有限性及其在经济、政治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地位使其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际贸易方面,能源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大宗商品,尤其是作为战略性物资的石油资源,被称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其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国家政治外交的能力。泛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是亚太地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不断深入的能源合作对实现整个区域能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泛北部湾经济区能源产业现状,构建能源生产、消费的异质性分析模型,从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方面对经济区的能源异质性进行分析表明:泛北部湾经济区石油资源优势正在丧失,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整个地区能源互补性较强,具有开展更深层次能源合作的条件。本文还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采用1991~2013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随机效应的计量模型,估计了能源的市场潜能(资本外部性)、精炼能力(技术外部性)和能源价值量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国内外市场潜能对能源价值量的增长均表现为正向效应,国内外两种市场潜能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技术外部性对能源价值量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之后本文根据异质性和外部性的分析结果,构建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引力模型,分析泛北部湾经济区的能源合作局势,并预测了未来区域内的能源合作趋势。最后通过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的分析结果提出北部湾经济区能源合作的构想以及实现能源合作的保障性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