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6h】

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杉木人工林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1.2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实验研究进展

1.3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基础理论

1.4间伐对林分的影响研究进展

1.5套种阔叶树种对林分影响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的环境及样地概况

2.1 自然地理环境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土壤

2.5 植被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样地的设计与构建

3.2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3.3 生物量测定

3.4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间伐处理对林分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间伐处理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4.3间伐处理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展开▼

摘要

文章通过对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8a后的林分生长发育、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实地监测调查,探究了改造后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和林分结构的演变机制,表明了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在不同间伐强度及套种阔叶树种这两种近自然化改造方式下的影响变化,研究表明:
  (1)间伐促进了改造林分杉木的胸径、树高的生长。强度间伐(74%)林分杉木的平均胸径达到(22.97±0.57)cm,平均树高达到(16.40±0.62)m;中度间伐(50%)林分的平均胸径为(19.83±0.76)cm,平均树高为(14.80±1.56)m;弱度间伐(34%)林分的平均胸径为(18.20±0.70)cm,平均树高为(14.63±0.57)m。未间伐对照林分平均胸径达到(18.75±0.33) cm,平均树高高于所有间伐林分,达到(17.57±1.06)m。只有强度间伐能显著提高杉木单株材积。
  (2)间伐强度对套种的幼龄红椎、大叶栎、润楠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各套种树种间生长有一定差异,米老排较适合作为杉木近自然化改造优选树种。8年生林冠下米老排的平均胸径为8.83cm,分别是红椎、大叶栎、润楠的1.80、2.01、2.11倍。
  (3)间伐显著促进了杉木林下自然更新生长。林下更新树种密度最大的是中度间伐(50%)林分,其次是弱度间伐(34%)林分,强度间伐(74%)林分最小,林分密度分别为15.72株/hm2、15.33株/hm2、10.33株/hm2,显著高于更新密度仅为0.61株/hm2的对照林分。林下自然更新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平均胸径在4.14cm到4.98cm之间,平均树高在4.84m到5.93m之间。
  (4)中、强度间伐能提高杉木单株生物量,且对杉木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平均木单株生物量表现为:强度间伐(74%)林分(229.21kg/株)>对照林分(0%)(167.92kg/株)>中度间伐(50%)林分(159.27kg/株)>弱度间伐(34%)林分(136.17kg/株)。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各器官的相对生物量所占比例均表现为干>根>枝>皮>叶。
  (5)主林层,间伐林分与对照林分杉木总生物量差异明显,随间伐强度递增生物量递减。强度间伐(74%)林分生物量为123.42t/hm2,中度间伐(50%)林分为161.29t/hm2,弱度间伐(34%)为214.74t/hm2,对照林分(0%)为262.14t/hm2。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干(50.19%~56.48%)>根(25.08%~25.48%)>枝(8.00%~14.22%)>皮(5.27%~6.06%)>叶(4.27%~5.25%)。间伐提高下林层生物量及所占林分的生物量分配比。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百分比在75.57%到77.26%,地下部分则在22.89%至25.87%之间。套种树种中,米老排生物量贡献率最大,间伐强度越大对米老排生物量积累越有利。近自然化改造对灌草生物量影响不显著。林分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乔木层>调落物层>林下植被层。
  (6)近自然化改造的杉木人工林物种结构、重要值有一定变化。改造样地总共有185种维管束植物,分属76科143属。杉木林下蕨类植物较为丰富,总共分布有17科23属33种蕨类植物。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层间层。在乔木层中杉木的重要值随间伐强度增强而有所下降,套种的阔叶树种米老排、红椎、大叶栎重要值都超过10%,也有三桠苦、大果榕、大叶白纸扇、粗叶榕、凸尖紫麻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灌木层主要为凸尖紫麻、柏拉木、三桠苦、大青等,这些种重要值均大于10,同时出现了石岩枫、粗糠柴、中平树等偏阳生树种;层间植物主要以变叶胡椒、络石、山薯、玉叶金花、胡椒、爬藤榕为主。草本层的以淡绿短肠蕨、金毛狗、福建观音座莲、半边旗、有刺凤尾蕨、三羽新月蕨等丰富的蕨类植物占有绝对优势,重要值排序都在前列。
  (7)近自然化改造促进物种多样性向趋好方向发展。间伐后乔木层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与对照差异显著,但间伐强度间差异不明显。强度间伐(74%)林分物种丰富度为19.67,中度间伐为17.67,弱度最高,达到24.00,而对照林分仅为4.33。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灌草层的Margale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等影响不显著,这符合林分近自然化改造规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