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源枯竭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及其数据库的建立——以焦作矿区为例
【6h】

资源枯竭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及其数据库的建立——以焦作矿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资源枯竭矿区的基本含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2.1 研究相关理论

2.2 研究相关技术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自然条件状况

3.2 社会经济条件状况

3.3 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3.4 煤矿发展状况

3.5 煤矿区土地复垦现状

3.6 焦作矿区土地复垦问题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土地复垦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4.1 数据库的设计的基本思路

4.2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4.3 数据库模型

4.4 数据库建设技术路线

4.5 土地复垦管理数据库设计

4.6 土地复垦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4.7 本章小结

5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5.1 土地复垦适宜评价的原则及依据

5.2 焦作矿区土地破坏现状

5.3 焦作矿区评价单元的划分及初步复垦方向

5.4 适宜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本文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分析我国资源枯竭矿区(城市)土地复垦状况的基础之上,探讨资源枯竭矿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建立土地复垦管理数据库,对焦作矿区典型沉陷地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为焦作矿区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和技术参考。本文基于焦作矿区土地复垦现状,运用MapInfo和Access软件建立了土地复垦管理数据库,再以朱村矿、中马矿、古汉山矿三块具有代表性的沉陷区为例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具体采用混合数据模型,运用MapInfo建立空间数据库,运用Access建立属性数据库,并运用MapInfo的二次开发控件MapX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建立土地复垦管理数据库。在适宜性评价过程中首先确定资源枯竭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因子和评价因子的权重,然后运用两种适宜性评价方法对塌陷区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结合焦作矿区的发展规划得出最终的适宜性评价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