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广西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生为例
【6h】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广西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1、选题来源

2、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第一章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1.1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2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

1.3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理论

第二章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2.1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情况分析

2.1.1 全国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

2.1.2 广西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

2.1.3 广西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

2.2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情况分析

2.2.1 调研情况的分析与统计

2.2.2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2.2.3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

2.3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3.1 急需创新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2.3.2 急需创新来适应高度发达的网络手段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3.3 急需创新来改变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深、重视不足的情况

2.3.4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提高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需要

2.3.5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实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需要

2.3.6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第三章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

3.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重视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3.1.1 树立新观念,增强主动意识

3.1.2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为目标

3.1.3 充分重视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3.2 明确目标,分类指导,实现大学毕业生“淬火工程”

3.2.1 明确目标,分类教育

3.2.2 开展“个性化”指导

3.2.3 实现大学毕业生“淬火工程”

3.3 动态跟踪,统分结合,开展全方位适应性教育

3.3.1 毕业心理教育

3.3.2 就业能力教育

3.3.3 社会形势教育

3.4 管理转型,以人为本,建立完善大学毕业生服务体系

3.4.1 管理转型,服务育人

3.4.2 以人为本,平等对话

3.4.3 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服务体系

3.5 主体激励,多元互动,全面整合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5.1 激发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3.5.2 全面整合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5.3 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3.6 先锋带动,行动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基层党组织作用

3.6.1 发挥毕业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6.2 提高毕业生党员的核心竞争力

3.6.3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第四章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政策支持

4.1 鼓励和重视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4.1.1 出台相应政策,特别是就业政策

4.1.2 建立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机制

4.1.3 鼓励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4.2 不断总结指导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

4.2.1 及时总结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经验

4.2.2 形成共识,普及推广

4.2.3 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工作水平

4.3 实现“淬火工程”的相关条件

4.3.1 完善职业考试的市场准入资格

4.3.2 加强实习教育基地的建设

4.3.3 开设综合类课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2:大学四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高校毕业人数不断增多,因毕业而引发的各种问题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积极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必须进行创新,真正实现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旨在探索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
   在从全国大学毕业生、广西区毕业生、广西大学2011届毕业生三个层次分析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分析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诉求,提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根据上述情况,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和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理论为基础,提出创新途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重视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明确目标,分类指导,实现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此外还需要从鼓励和重视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断总结指导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努力实现大学毕业生的“淬火工程”三方面予以相关的政策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