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师公戏唱本研究——以南宁陈东村师公戏唱本为研究中心
【6h】

师公戏唱本研究——以南宁陈东村师公戏唱本为研究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节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状况

第三节研究范围及方法

第一章师公戏唱本的分类

第一节师公戏概述

第二节师公戏唱本的分类

第二章师公戏唱本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宗教故事

第二节人间世俗生活

第三章师公戏唱本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师公戏唱本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二节师公戏唱本的情节

第三节师公戏唱本的语言

一、性格化、形象化

二、韵律化

三、凝练、本色、通俗化

第四章师公戏唱本的特征及价值

第一节师公戏唱本的特征

一、宗教性

二、集体性

三、传承性

第二节师公戏唱本的价值

一、研究价值

二、文学价值

三、实用价值

第五章未来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师公戏起源于古代的巫傩祭祀活动,最初只能算是一种娱神的舞仪,清末才开始发展成为一种戏曲样式,主要流传于广西的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区。师公戏含有大量的唱本,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看到对其进行全面探讨的成果出现。有鉴于此,笔者试图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以期能更进一步推进师公戏的研究。 在本论文中,笔者试图在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下,从传承与开拓的宏观视角对师公戏唱本的分类、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特征、价值各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探讨,旨在给师公戏唱本以实事求是的定位,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本文主体分为六大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的意义及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第一章:对师公戏的全貌做了一番概述,再在评析其它学者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分类;第二章:从宗教故事及人间世俗生活两方面考察唱本的思想内容;第三章: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处理及语言的运用三方面论述唱本的艺术特色;第四章阐释了唱本的宗教性、集体性、传承性特征及研究价值、文学价值、实用价值;第五章从政府、学界、媒体及相关文化部门的角度粗浅地谈谈自己对师公戏唱本保护工作的一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