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
【6h】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文献述评

(三)概念界定

1.新工科

2.地方高校

3.人才培养模式

(四)理论基础

1.构思-设计-实施-运行(CDIO)教育理念

2.能力本位教育思想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的思路

2.研究的方法

一、我国地方高校工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状况分析

(一)我国高校工科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二)我国地方高校工科教育发展的成就

(三)我国地方高校工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新工科背景下国内地方高校工科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

1.注重与社会及相关产业的联系,重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2.重视社会、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3.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重构

1.注重实践课程的构建

2.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对课程的影响

3.重视社会、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对课程体系构建的参与

(三)教学模式的革新举措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

3.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四)注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强调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1.大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2.开展教师的校外进修

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分析——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

(一)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简介

(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结合“新工科”和CDIO教育理念构建的人才培养目标

2.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三)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1.主干学科及“新工科”改革

2.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实验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4.课程学时与学分

5.专业课程结构

6.一体化课程计划

7.教学方法

8.考核与评价

(四)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革新

1.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

2.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3.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及设施

4.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

(五)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六)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与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绩与不足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绩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足

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门机构

1.加强组织领导的必要性

2.建立专门领导改革的机构

(二)推广一体化课程的应用,重视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1.推广一体化课程的应用

2.重视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三)建立一体化教学体系,推广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1.建立一体化教学体系

2.推广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四)落实多方协同育人

(五)加强实践平台建设

(六)完善教师培养体系

五、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构思-设计-实施-运行(CDIO)教育理念和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等教育理论为指导,借助文献法、访谈法、案例法等方法,对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主要由六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明了研究的背景、理论及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概念、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我国地方高校工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状况分析,是对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传统工科教育状况的梳理分析。主要包括高校工科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地方高校工科教育发展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开展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寻找依据和突破口。 第三部分新工科背景下国内地方高校工科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分析,是对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工作以来,地方高校开展工科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状况的总结分析。结合其他地方高校的实践,介绍了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情况,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确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教学模式的革新举措、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四部分个案分析,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对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做法、改革的内容、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等进行具体的阐述。 第五部分策略探讨,是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进行探析。从加强组织领导、增加一体化课程、推广一体化教学、培养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全方位落实多方协同育人和完善教师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第六部分结语,主要对本研究做简单的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的深入研究予以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