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A省农村信用社内部讲师队伍建设研究
【6h】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A省农村信用社内部讲师队伍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

1、研究的内容

2、研究的方法

二、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胜任力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1、胜任力的起源和定义

2、胜任力冰山模型

(二)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国外研究综述

1、国外胜任力模型研究

2、国外培训师的素质研究

(三)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国内研究综述

1、国内胜任力模型研究

2、国内培训师的素质研究

三、A省农村信用社内部讲师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A省农村信用社发展概况

1、基本情况介绍

2、经营情况

3、组织架构

4、企业文化

(二)A省农村信用社内部讲师队伍建设现状

1、人员的结构

2、内部讲师岗位职责要求

3、A省农村信用社内部讲师缺乏胜任力标准造成的系列问题

四、A省农村信用社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建立与验证

(一)A省农村信用社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1、文献分析法

2、专家小组讨论法

3、行为事件访谈法

4、问卷调查法

5、描述性统计分析

6、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A省农村信用社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检验

1、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效度检验

2、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信度检验

五、应用胜任力模型在A省内部讲师队伍建设中的对策

(一)应用于内部讲师选拔中的对策

(二)应用于内部讲师培养中的对策

(三)应用于内部讲师考核与激励中的对策

(四)应用于内部讲师职业规划中的对策

六、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模型建立

2、模型验证

3、模型应用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农村信用社推进股份制改革由2003年8月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后开始推动实施。方案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农村信用社改革依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原则开展。至此,新一轮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农村信用社在这一大的前提和背景下,迅速进入转型期,如何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是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一道重要的难题。在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竞争加剧,现代金融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建立一支高度认同企业经营理念、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员工队伍,将是转型成功的关键。然而,农村信用社整体基础比较薄弱,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急需通过员工培训统一思想,增强业务技能。师资队伍的质量在员工培训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企业的师资队伍大多来自各岗位上的优秀员工,通过兼职的方式开展授课,这个群体被企业称为内部讲师。但由于内部讲师本身非科班出身,授课经验和能力参差不齐,这对内部讲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一些农村信用社在内部讲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对内部讲师选拔随意性大,加之内部讲师的培养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也还都没有建立完全,导致内部讲师培养现状不能令人满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建设完善的内部讲师选拔、培养标准,以及依照标准制定有效的考核激励等方面的制度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内部讲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正是基于农村信用社在转型中内部讲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背景,研究探讨适合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需要的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帮助农信社在这一标准下,完善内部讲师选拔、培养、激励等过程中的流程和制度,搭建一支符合企业需要的内部讲师队伍。 本研究以A省农村信用社为例,研究符合农村信用社适用的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在建立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阶段,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小组讨论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收集与内部讲师素质相关的一手资料。在构建胜任力模型过程中,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及AMOS结构方程验证检验所构建的胜任力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进而构建出符合企业的、科学的内部讲师胜任力模型。最后,本研究将模型包含16项胜任力特征,7个结构维度应用于A省农村信用社内部讲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中,为农村信用社的内部讲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