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为例
【6h】

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导论

(一)选题缘由

1.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2.国家对优质教育的高度重视

3.生态教育存在的价值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1.优质课堂的研究

2.生态教育的研究

3.关于生态教育与优质课堂的研究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1.课堂

2.优质课堂

3.生态教育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生态教育和优质课堂的内在关联

(一)生态教育具有哲学的意义

(二)优质课堂的构建需要生态教育的关照

三、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

(二)生态教育理论

(三)优质教育理论

四、生态教育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堂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二)调查研究的对象说明

(三)生态教育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堂的基本状况

1.教师教学方面

2.学生学习方面

3.课堂环境方面

(四)生态教育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堂的存在问题

1.教师教学方面

2.学生学习方面

3.课堂环境方面

(五)生态教育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课堂改革没有牢固地镶入文化之中,中高考指挥棒威力不减

2.现有的学校管理模式限制教师发展,课堂变革停滞在观念层面

3.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受阻,新理念的优质课堂标准缺损

五、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标准的生成

(一)国外几种代表性的优质课堂标准

1.夸美纽斯提出的优质课堂标准

2.巴班斯基提出的优质课堂标准

3.希尔伯特·迈尔提出的优质课堂标准

(二)国内几种代表性的优质课堂标准

1.叶澜教授提出的优质课堂标准

2.裴娣娜教授提出的优质课堂标准

3.郑金洲教授提出的优质课堂标准

(三)教学实践中优质课堂标准建设存在的问题

1.标准的指标不够规范

2.标准的功能出现异化

(四)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标准的实践生成

1.优质课堂标准生成的维度

2.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标准框架

3.优质课堂的标准框架的试用反馈

六、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渗透生态教育理念,奠定优质课堂根基

(二)提升教学综合水平,塑造教师多重角色

1.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2.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

(三)培养学生研究者,增加学生投入

1.学生情感投入是前提

2.学生认知投入是基础

3.学生行为投入是关键

(四)改善课堂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1.丰富课堂物质环境

2.建设课堂非物质环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生态危机的愈演愈烈加剧了自然界功能的紊乱和失调,也致使人的生存价值定位混乱和不堪。反映到教育领域,表现为教师以鼓励学生向上流动,离开家园为宗旨,以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为追求,以实现职业化的教育模式为途径等。是以,从生态教育的视角构建优质课堂尤其必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然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仍然存在着优质课堂的缺失和异化现象,因此,提升优质课堂构建策略变得十分重要。
  本论文通过对生态教育和优质课堂相关概念的分析,在论证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理论基础上,说明生态教育与优质课堂构建策略的内在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辅以课堂观察,对生态教育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堂的现状进行调查,阐述生态教育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堂的基本状况,归纳并剖析生态教育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堂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环境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论文借鉴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有关优质课堂标准研究的成果,结合一线优质课堂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践调研,构建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标准框架,并提出渗透教育理念,奠定优质课堂根基:提升教学综合水平,塑造教师多重角色;培养学生研究者,增加学生投入;改善课堂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的构建策略。由此,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导论。从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分析、国家对优质教育高度重视的分析和生态教育存在价值的分析阐明研究的缘起,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以及所采用的方法,从优质课堂研究、生态教育研究及关于生态教育与优质课堂的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并对课堂、优质课堂、生态教育三个主要概念做出界定。
  第二部分,从生态教育具有哲学的意义和优质课堂的构建需要生态教育的观照两个方面,论证生态教育和优质课堂的内在关联。
  第三部分,任何一次的研究都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所以本部分主要阐述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构建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生态教育理论、优质教育理论做出明确阐释。
  第四部分,以江苏省C市某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与在校生为调查对象,阐述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堂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课堂环境三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剖析出问题存在的三个原因:课堂改革没有牢固地镶入文化之中,中高考指挥棒威力不减;现有的学校管理模式限制教师发展,课堂变革停滞在观念层面;课堂培养中学生发展受阻,新理念的优质课堂标准缺失。
  第五部分,构建标准。本部分基于国外夸美纽斯、巴班斯基和希尔伯特·迈尔有关优质课堂标准的研究成果,国内叶澜教授、裴娣娜教授、郑金洲教授关于优质课堂标准的研究成果,结合一线课堂教学中优质课堂标准指标不够规范、功能出现异化的问题,深入实践调研,生成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标准框架,并采集教师对优质课堂标准框架使用的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正框架。
  第六部分,提出构建策略。依据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标准框架以及调研所发现的问题与原因,从渗透生态教育理念,奠定优质课堂根基;提升教学综合水平,塑造教师多重角色;培养学生研究者,增加学生投入;改善课堂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四个方面提出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构建策略。
  第七部分,结语,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对论文工作做出整体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以后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构建提出展望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