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6h】

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

3.价值认同

(三)研究意义和价值

1.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现状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现状

3.关于“和谐”、“和谐”文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证研究法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价值

(一)大学生身心和谐的需要

1.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培养大学生和谐价值观的需要

2.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需要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和谐社会激发创造活力的需要

2.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和谐社会维持秩序稳定的需要

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

(三)构建和谐世界的需要

1.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和谐世界维持秩序稳定的需要

2.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和谐世界文化多样性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认同理论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理论

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分析

(一)样本分析

1.调查目的

2.问卷调查情况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分析

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认知情况

2.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在情感上的认同以及践行意愿的情况

3.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

4.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

5.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上存在的问题

五、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和谐”价值观教育在高校中的缺失

1.高校教育理念与方式落后,“和谐”价值观教育缺乏深度

2.高校舆论宣传对“和谐”价值观的引导力度不够

3.高校“和谐’’价值观实践活动效果不明显

(二)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阻碍了大学生“和谐”价值观的塑造

1.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

2.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动荡

3.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带来的价值观混乱

(三)大学生成长期的不完善性易造成对“和谐”价值观认识的片面

1.心理不成熟不稳定

2.知识不完善

3.社会经验少

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将“和谐”价值观教育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1.培育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增强其教育自觉性

2.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实施专题教学

3.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将“和谐”价值观贯穿高校思政课全程

(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

1.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强化“和谐”价值观教育

2.经常组织社会实践,贯彻“和谐”价值观

(三)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和谐制度文化建设

2.加强校园和谐精神文化建设

3.加强校园和谐物质文化建设

七、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国家、社会、公民三个维度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民族振兴的风向标。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于当前中国价值观塔尖的主导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当前我国的一项强魂工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既要把握整体,也要分门别类。“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谐”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民族特色,也体现是时代特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培育和践行“和谐”核心价值观,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需要。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也是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力军,他们对“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因此,本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论文框架结构共6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价值,第三章是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依据,第四章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分析,第五章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六章是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的对策建议。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问题的提出、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之处的。
  第二章阐述了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价值。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的需要,是大学生肩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使命的需要,是大学生肩负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需要。
  第三章阐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依据。本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认同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理论中探寻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依据。
  第四章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所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本部分主要针对上一部分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探寻了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的对策建议。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推进实践教育和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为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建言献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