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数学新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研究——基于贵阳市示范性与非示范性高中的比较
【6h】

高中数学新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研究——基于贵阳市示范性与非示范性高中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问题的确定

三、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课堂观察法

(四)问卷访谈法

(五)视频分析法:个案研究

第2章 理论探析

一、文献综述

(一)对不同国家教材内容的比较

(二)不同类型教师教材处理方式的比较

(三)情境创设的理论探索

二、核心概念

(一)教材

(二)问题情境

三、研究框架

第3章 高中数学新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的比较分析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一)课堂观察量表

(二)视频分析

(三)教研活动记录表

(四)调查问卷

四、结果分析

(一)差异性分析

(二)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知

(三)成因分析

(四)差异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第4章 结论与思考

一、基本结论

二、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通过文献分析,对有关教材比较、教材处理方式以及问题情境创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教材的含义及其功能、问题情境的含义及类型以及问题情境创设的作用,构建了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框架.接着,以函数的零点和二分法为内容,以课堂观察、问卷访谈、视频分析、比较研究以及统计分析等为方法,对贵阳市两所高中(一所示范性高中,一所非示范性高中)的4位数学新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揭示了两类不同高中新教师在利用教材创设问题情境上的行为差异.基本结论如下:
  1.与非示范性高中新教师相比,示范性高中新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题材扩展较多
  无论从扩展度、相关性的角度,还是兴趣度来看,示范性高中新教师在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时,题材的扩展数量要高于非示范性高中,不仅迁移性知识较多,问题的难度也更大.只是,相比其他内容而言,他们更为注重对课后作业中的问题进行题材扩展;而非示范性高中教师倾向于在新课引入和知识巩固环节中扩展问题情境的题材.
  2.无论是示范性高中,还是非示范性高中,新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都对教材中的问题结构改进不大
  比较而言,非示范性高中新教师具有的教材开发意识较强,对问题情境的结构“改造”内容也更为丰富;而示范性高中的新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结构“改造”意识不强,甚至超过1/4的新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选择不对其中的问题结构进行改造.
  3.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非示范性高中新教师对教材中问题情境的挖掘及利用程度都高于示范性高中
  相比之下,非示范性高中新教师对教材原有问题的利用率较高.除此之外,两类学校新教师对问题的内容挖掘也各有侧重,比较而言,非示范性高中新教师在内容挖掘时更为关注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4.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非示范性高中新教师对问题的表征方式明显不同于示范性高中新教师
  在问题情境创设中,非示范性高中新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表达倾向于采用与视觉表征和与视觉表征相关的表达方式,示范性高中新教师倾向于使用符号表达和与符号相关的表达,如符号、符号与算术结合、符号与代数结合、符号与图形的结合等.尽管这种差异明显存在,但是他们都在学生的反应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响应.
  5.无论示范性高中还是非示范性高中,新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大多能在一定时期(每课时、每周、每月、每学期)对教材原有问题进行知识、思想和方法层面的归纳.
  在此基础上,以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知为主题,对示范性与非示范性高中新教师的认知差异做了调查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两个不同类型高中新教师教学观念和专业素养的现状.
  最后,从职前教育背景和职后的专业成长环境两个方面,对影响这两个不同类型高中新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究,对其创设问题情境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做了进一步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