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心劳工标准实施的国际法研究——兼论我国的应对
【6h】

核心劳工标准实施的国际法研究——兼论我国的应对

代理获取

摘要

经济全球化不仅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和发展,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自2001年12月入世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深刻的、全方位的。“入世”标志着中国正在逐渐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全球化带给中国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国际劳工标准是处理劳动关系的一些原则、规则,它的范围十分广泛,如工人的工资水平、工作时间、劳动安全条件、集体谈判和平等就业都是劳工标准的内容。早在19世纪,美国等国家就开始关注各国国内的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贸易自由化浪潮的兴起,劳工标准问题更是凸显。从1947年至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GATT/WTO法律框架应否纳入劳工标准问题的争论从未间断。中国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又是WTO的成员之一,劳工标准问题不容回避,因此,研究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对我国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核心劳工标准实施的国际法研究”为题,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发展背景和现状以及它的法律渊源入手,通过比较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的劳动立法,提出在我国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的相关法律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思考。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细致地研究,探索我国对此问题的应对之策。 全文的论述体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核心劳工标准的概述”。该部分探讨了核心劳工标准的历史来源和定义,并分析了当今国际社会上核心劳工标准问题为什么又会浮出水面。笔者认为,对核心劳工标准进行定义,要从两个部分入手:即一般意义上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核心劳工标准。从一般意义上或法理学角度来看,劳工标准是国际法或者一国国内法所认可的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范围和程度。而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当前被普遍认同的劳工标准定义为: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以及其他达成国际协议的具有完备、系统的关于劳动关系和与之相关的一些关系的原则、规则,即所谓的核心劳工标准,它与国际劳工组织ILO制定的8个“基本劳工公约”的内容是相同的。 第二章为“核心劳工标准的实施现状”。该部分首先讨论了核心劳工标准的实施特点,又论述了当前世界各国对于国际核心劳工标准实施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第三章中,本人认为,核心劳工标准虽然是国际法,但其具有软法性,因而核心劳工标准实施在国际法层面具有其特殊性。目前国际层面对于核心劳工实施持两种不同态度,发达国家想将其纳入WTO体系,而发展中国家认为强制其实施核心劳工标准是对其国家主权的干涉,因为一国的劳动法应属于其国内法的范畴,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是发达国家实现贸易保护的借口。同时,二战后,由于许多新兴国际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其成员国,这些国家国内经济水平低,劳工环境差,要求他们实施与美国与欧洲一样的劳工标准是不现实的。核心劳工标准虽然是国际公约,但主要涉及的是各个国家的国内劳动标准,需要各国的内部实施,核心标准实施与国际法的问题,也是本部分想阐述的重点。 第四章对我国实施核心劳工标准的现状及应对思考。我国从《宪法》、《劳动法》到《工会法》等,都有关于劳工标准的内容。有些与国际劳工标准一致,有的高于国际劳工标准,但有的国际劳工标准内容我国法律并未涉及。如在禁用童工,同工同酬方面与甚至高于核心劳工标准的内容规定,但对于自由结社权,罢工权等,我国却并未详细涉及。 针对目前我国劳工问题的一些现状:如跨国公司在我国出现的低劳工标准问题,对东航飞行员返航事件提出对罢工权的思考,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等等现实问题对我国劳工法及相关法规提出建议。同时,针对核心劳工标准实施的国际法问题,指出我国对其的应对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