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下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6h】

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下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药品费用的可负担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在药品费用日益上涨的形势下,国内外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理越来越重视。价格是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调节杠杆,药品价格的变化直接决定了药品费用的高低和市场的竞争活力。优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促进药品市场的有序竞争,降低人民群众看病负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目的:本研究选取了近十年我国的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样本数据,梳理出对应时间范围内我国颁布的药品价格管控政策,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通过建立有干预的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我国药品价格管控的政策效应进行定量评价,并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分析我国药品价格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降低人民群众药品费用负担的对策建议。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浏览中国统计局官网得到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依据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用于绩效评价的ARIMA模型,分析干预变量对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指数产生的影响,从而定量地评价2009年新医改以来实行的药品价格管控政策是否真正达到了遏制药品价格上涨的目的,然后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等相关经济学理论,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找出药价虚高问题的根源所在并给出对应的改进建议。 结果:(1)2009-2019年间,我国政府共颁布了10项药品价格管控政策,经Eviews10.0软件分析,这10项药品价格管控政策转变的虚拟变量对ARIMA模型的回归系数为负的有4项,回归系数为正的有6项,但回归系数绝对值均较小,说明政策效应不高;(2)通过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这三个角度对药品价格虚高形成机制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药品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受到医院的行政垄断地位、医生处方中的“回扣”、信息不对称、药品定价依据不合理、流通环节体制不健全等影响,制度性交易成本越高,药品价格就越高。 结论:(1)各项药品价格管控政策对药品价格造成的影响不大,部分药品价格管控政策及措施甚至引起了药品价格指数的小幅度升高,说明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2)制度性交易成本相关理论对于分析并解决药品价格形成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具有显著作用,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下对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建立健全我国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强化舆论督导与惩罚力度、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医药分家等政策措施可以起到优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